近日,兴宁市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出炉。今年以来,兴宁市加快构建“一城一廊一带”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工贸新城·智慧兴宁”建设,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市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兴宁市地区生产总值为86.77亿元,同比增长9.0%,两年平均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09亿元,同比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64亿元,同比增长17.2%,两年平均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1.03亿元,同比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4.6%。 农业发展步履铿锵 在位于新陂镇的辰兴种粮专业合作社种粮基地里,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飞防作业。地头上,除无人机操控手外,合作社负责人李志新也正在仔细检查配药剂量。“现在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植保无人机投入使用以后,这项工作变得轻松很多。”李志新说。 “以前我们农民种地是靠天吃饭,现在产量在逐年提高,靠的是科技!”提起水稻丰收高产,李志新打开了话匣子。从“靠天吃饭”到不断更新设备和技术,种粮的14个年头里,李志新一直走在最前沿。如今,辰兴种粮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000亩,在他的带动下,谷物烘干机、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各类农机均在合作社投入使用。“农机的应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节约了生产成本,这是实现稳产高产的关键所在。”李志新说。 日前,兴宁市宝宁农牧科技-官陂村鸽产业一体化科技园建设项目一期竣工投产,同时二期项目也正式动工建设,项目将建成集种鸽繁育、肉鸽养殖、屠宰加工、仓储冷链物流、休闲旅游为主的鸽产业一体化科技园。科技研发是该企业2018年成立以来的重要着力点之一。目前,宝宁农牧已与中山大学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院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开展了联合育种,未来将利用高等院校技术、科研、人才、管理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共同培育“兴宁鸽”新品种。该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新品种的培育,企业的肉鸽生产水平将得到极大提高,推动肉鸽养殖业健康发展。 辰兴种粮专业合作社和广东宝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依靠科技增产量、提质量,只是兴宁市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兴宁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6.46亿元,同比增长10.3%,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26亿元,同比增长7.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3%。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六横六纵”市政道路、安置区二期、城镇化项目(标准厂房)建设……在兴宁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今年以来,园区完成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约2亿元,园区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园区内营商条件和环境的不断改善,入园企业有了更加优越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园区产业承载能力也正在逐步提升,这是保障园区上半年经济指标稳中向好的关键。 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机遇,兴宁市强化“产业兴市、项目为王、园区为母、企业第一”理念,在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上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不久前,兴宁市举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竣工活动,45个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竣工,总投资112.51亿元。其中,签约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38.83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4.6亿元、年税收1亿元;动工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19.97亿元;竣工项目21个,总投资53.71亿元。这些项目主要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新能源、新材料、基础设施等领域,高新科技企业占比颇高,它们的落地必将为兴宁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立足生态功能区发展定位,该市近年来明晰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产业布局,把关键资源向主导产业集聚。今年以来,该市围绕构建兴宁市“1331”工业发展新体系,推动工业经济实现提质增效。如今的兴宁,装备制造业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正被逐步做大做强,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现代轻工纺织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三个特色产业正被做精做优,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工业振兴主平台正做大做实。 记者从兴宁市科工商务局了解到,上半年兴宁市7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26亿元,同比增长40.7%,两年平均增长14.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2亿元,同比增长28.9%,两年平均增长6.9%,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0.2个百分点。接下来该市将继续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药品等主导产业布局,瞄准珠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定向招商,并培育企业发展壮大,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梅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