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喂鸡、喂鱼、喂鸽,赖争灵2021年第一天的生活与往常无异,依旧是从琐碎的农活开始。进入2021年,赖争灵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冀。 赖争灵家位于兴宁市坭陂镇文德村,有5口人,2个孩子,他和妻子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近几年,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政策扶持,赖争灵成功摆脱贫困,日子越过越红火。 “用心做好每件事情” 天刚泛起鱼肚白,赖争灵便开始收拾床铺,出了帐篷,给鸡喂食。 2020年9月,赖争灵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又多了一项“新事业”——养鸡。自从养鸡后,他跟妻子便在鸡舍旁搭了一个帐篷,晚上便住在帐篷里,几个月下来,他早已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赖争灵在鸡场养了十几只“鹅保镖”。喂完鸡后,他要赶回家里给鱼和鸽子喂食,这时,“鹅保镖”便代替他担起了看管500多只鸡的重担。 早上临近8点,料理完自家鸡、鱼、鸽子的“伙食”后,赖争灵便准备上班。“村里聘请我为保洁员,每个月固定有2500元的工资。”赖争灵高兴地告诉记者,用自己的双手赚钱过上好日子,他感到很充实。除了养鸡、养鱼、养鸽,担任保洁员,赖争灵还耕种了10多亩田地。12点下班后,赖争灵吃完饭,补充完鸡、鱼、鸽子的“伙食”后,稍作休息,下午2点,他又要接着去上班。 听到这,记者忍不住感叹:“这么多活,做得过来吗?不辛苦吗?” “不辛苦,不辛苦。”赖争灵告诉记者,他只要忙活这些产业就行,平时家里的家务活都有母亲帮忙。“我们家的生活之所以越来越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支持,也离不开扶贫队、镇村干部的帮助。我有能力做好这些事情就不觉得辛苦,而且要用心做好每件事情,才能对得起他们的付出。” “有帮扶更要有信心” 2016年,广州市天河区贸促会来到文德村开展结对帮扶,了解到赖争灵的情况后,便开始给他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他发展养鸽产业。 “以前,我没知识没技术,家里有老人小孩要照顾,只能接一些手工活维持生计。”赖争灵告诉记者,几年前,父亲患重病,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外债,他也因此成了贫困户,5口之家的年收入仅2万多元。 2017年,在扶贫队的帮助下,赖争灵开始在自家楼顶养殖肉鸽。记者在现场看到,鸽棚里养满了肉嘟嘟的鸽子。每一个鸽笼隔间都成对饲养,不少鸽笼里还有新孵化的乳鸽嗷嗷待哺。 养殖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18年,赖争灵养的鸽子突发疫情,死了不少。但这并没有打击赖争灵的信念,经过扶贫队的技术指导和努力实践,赖争灵的养殖技术逐渐稳定下来。 “一开始养的时候特别没有信心,但是扶贫队和村干部一直鼓励我,每周都来我家指导我。鸽子发生疫情的时候,又再次对我进行帮扶,特别感谢他们。”赖争灵不断地告诉记者,“有帮扶更要有信心,一件事只要坚持,就能做好。” 现在,赖争灵共养殖了200多对鸽子,还有了老顾客,每个月养鸽收益就有2000多元。除此之外,他还在家门口的鱼塘养了8000多尾塘鲺。 “把日子过得再好些” 卖鸽、卖鸡、卖鱼、还卖米……赖争灵乐呵呵地指着家里其中一间房给记者看,里面堆着不少米。据了解,除了扶贫工作队帮忙开展消费扶贫,赖争灵的顾客有不少是临近的村民。“很多邻舍来跟我买东西,感谢他们信任我。”赖争灵说。 “现在一年收入有多少?” “一年啊,少说都有10万元。”“哇,不少啊!”“是啊,多亏了政策好,帮我发展了这么多产业,才有这收入。”赖争灵笑着直点头。 踏进赖争灵家里,入眼便是他2020年刚添置的空气能热水器。“除了热水器,家里还添置了一台冰箱。”话语间,赖争灵掩饰不住开心。“我时常对我孩子说,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读书,将来出来回馈社会。” 从2016年到2020年,年收入翻了5倍多,在之前,赖争灵想也不敢想。如今,已经顺利脱贫成为致富多面手的他,对未来越来越有信心。除了发展自家种养业,赖争灵还入股了村里的集体经济项目。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多劳多得,今年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产业能做的,把日子过得再好些。”闲不住的赖争灵给记者透露了接下来的打算,他想再加一把劲,争取挣更多的钱,把日子过得更好。 采访完后,赖争灵接了个电话,又继续投入到保洁工作中。
(梅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