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到近代,牛奶从未成为中国百姓餐桌上的普通食物(部分少数民族除外),这与其产量及保存技术有密切的关系。上古至中世纪,记载中国传统食品史书中没有提及到奶制品,而牛主要作为耕作工具,北方游牧民族的原料也并非牛奶,而是羊奶和马奶。
由于牛奶中含有乳糖,需要乳糖酶分解吸收。而实际上,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二的人缺乏乳糖酶,中国人更有80%以上缺乏乳糖酶。因此,牛奶在中国餐桌上出现的历史是少之又少。
而到近代,中国经济较为落后,牛奶价格较高,牛奶也未成为普通的食物。是“做月子”、看望病人时的保健奢侈品。
2001年到2010年,随着经济及技术的发展,中国人口的饮食正在发生变化。大中城市奶类消费正在从保健食品转向生活必需品,消费结构和方式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奶类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稳步上升。中国乳业的销售额翻了10翻以上,奶类逐渐成为家家户户的餐桌必备。而牛奶作为餐桌的普通食品来说,在中国也是近20年的历史。
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成为当时响遍大江南北、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拥有营养成分齐全、营养价值高的牛奶成为父母给孩子增高的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
日本学生每天一杯牛奶 身高增速已超中国
2015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100年(1914年—2014年)全球人口身高数据,报告显示东北亚地区的排名:韩国174.9㎝排在第52位,中国171.8㎝排在第93位,日本170.8㎝被甩出了100名以外。
虽然中国以1厘米只差赢过了日本,但不过在这个排行榜数据背后,还有一个参考因素:身高的增长速度。中国男性100年间,身高增长了10.86厘米;日本男性100年间,身高增长了14.65厘米在过去100年,多数国家像中国一样在“长高”,但与日本相比,中国明显长得慢,更赶不上身高增速全球第一的韩国了。
1950年,日本掀起“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运动。在中小学供餐中为学生提供牛奶。据权威统计,日本的孩子在1960年到1975年的十年间,青少年男女平均身高分别增长了2.8 厘米(男)和2.5厘米(女),被誉为人类体质发展史上的奇迹。
如今,日本学生仍雷打不动要喝一杯“课间奶”。每天早上10点左右,全日本从幼儿园到初三年级的孩子,都会喝到一杯新鲜的牛奶,年龄不同喝的量不同,从200毫升到400毫升不等。
道阻且长的乳业发展
2000年,我国学生饮用奶计划部际协调管理机构成立,学生饮用奶计划在中国正式启动。该项计划目的是通过在课间向在校中小学生提供一份优质牛奶,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并培养他们合理的膳食习惯。
“学生饮用奶计划”首先起步于大城市,后向中小城市推进,农村基本是空白,尤其是贫困地区。2011年10月,国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后,带有“中国学生饮用奶”标志的牛奶走进乡村学校,推广范围迅速扩大。
目前,学生饮用奶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万多所学校。2016年全国在校日均供应量达到1517万份,惠及2000多万学生。
牛奶走进千家万户,中国的乳制品产业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2011至2015年,中国乳制品消费量从2481万吨增至2958万吨。但我国每日摄入量能达到300克及以上的公众却只有22.5%,近八成公众每天的乳制品摄入量达不到标准。
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中国奶业仍然面临着产品供需结构不平衡、产业竞争力不强、消费培育不足等突出问题。目前,中国牛奶的消费水平还不高,奶业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
2018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国民营养计划(2018-2030年)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小学生奶及奶制品摄入量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0%以上;到2030年,摄入量要在2020年的基础上再提高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