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24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教蓬勃发展 成果惠及百姓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4 1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文化建设与教育事业呈现出强大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大幅提升了百姓幸福指数。先后建成叶剑英纪念园、中国客家博物馆、东山教育基地和归读公园等一大批文化设施,成功创建了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作排演了一批客家文艺精品,持续开展了系列文化惠民活动。
  文化建设喜获丰收
  五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创建广东“文化名城”和“文化强市”目标,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和文化保护工程,有力推动了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打造了一批文艺精品,先后创作排演了大型山歌剧 《山魂》、《桃花雨》和大型汉剧《尘埃落定》、《黄遵宪》等,其中山歌剧《桃花雨》、汉剧《尘埃落定》分别获得省“五个一工程”奖和“鲁迅文学艺术奖”。拍摄制作了数字电影《等郎妹》、电视系列专题片《客家》,其中《等郎妹》获得了第八届央视数字电影百合奖一等奖。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参演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获得好评。今年10月12日,根据“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兴宁孝女彭彩金故事改编的电影《孝女彩金》在梅州举行首映礼,引起社会热烈反响。
  文艺创作好戏连台,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也有序推进。2008年,我市筹资1亿多元建成国内规模最大、馆藏最丰富的中国客家博物馆,目前,该馆拥有馆藏文物13983件(套)。我市还开展了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10年5月获国家文化部批准,我市成为继闽南、徽州、热贡、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整体保护开发客家文化资源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去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五华狮雄山秦汉遗址进行了第五次调查、勘探和发掘,挖掘出土的文物非常丰富,吸引全国各大媒体争相前来报道。与此同时,我市着力做好古村落、古民居、名人名居的保护工作,梅县茶山村和侨乡村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古村落”。为更好传承与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我市启动了客家山歌发展战略人才培养工程、创作繁荣工程,建立了“双工程”培训基地,为客家山歌的传承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展“客家流行音乐金曲榜”等活动,让客家山歌焕发出新的活力。
  文化工程普惠民生
  我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文化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提升群众文化素养,打造文化强市。先后建成了中国客家博物馆、市剑英图书馆、亮胜客家艺术中心、市山歌剧团、广东汉剧院、市艺术学校、归读公园、院士广场等一批重点标志性文化设施。
  今年9月29日,我市“南粤幸福活动周”在升级改造后的院士广场启动,各县(市、区)也在各自文体中心或广场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这是我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市成功举办世界客商大会、世界客属青年大会、客家山歌文化节和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被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粤港澳文化交流示范基地。制定实施《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富力足球基地落户梅县雁洋,全面完善足球场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区)积极举办金柚节、慈橙节、茶文化节、客家美食节等各项节庆文化活动。
  此外,我市加大了 “文化先进镇”创建力度,大大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目前有50个镇(街)成功创建“市文化先进镇(街)”。启动实施了“健全百镇文化站”、“农家书屋遍千村”、“文化大戏千村行”、“电影放映万场行”等农村文化共享“百千千万工程”。完成农村电影、广场电影、园区电影放映64086多场;送戏下乡1413场,观众达480多万人次。
  教育创强成效明显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市大力弘扬崇文重教传统,以创建教育强市为抓手,大兴学风、大办教育,以文教促和谐、树新风。教育事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
  2012年高考,我市取得了2005年高中扩招以来的最好成绩——全市40059人参加高考,第三批省专科以上入围人数达32005人,比去年 增加4130人,入围率达82.70%。市高中阶段教育户籍人口毛入学率由2007年的59.88%提高到2011年的90.34%。2010年提前一年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以上的目标任务,获得省政府1000万元的奖励。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积极与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合作共建全省山区职业教育基地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总投资1.4亿元的市职校畲江园区分校建设已全面实施。
  至目前,梅县、梅江区、蕉岭、平远和大埔5个县(区)以及75个镇(街)成功创建广东教育强县(区)、镇,成为同时期全省通过“创强”验收镇、县最多,工作推进最好的地级市。与此同时,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全面完成D级危房校舍拆除任务,共撤并262所中小学,通过验收规范化学校710所,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65.44%。我市还深入开展“回赠母校一棵树,让校园文化公园化”活动,积极动员校友为母校捐资认种,推进学校“拆围建绿”,提升美化绿化水平。
  内培外引培养名师
  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特别是今年,积极开展首届“嘉应名师”评选活动,重奖名校长、名教师,在全社会掀起尊师重教的新高潮。
  在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绩效工资、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实现“两相当”的基础上,我市积极开展“内培外引”,培养名师。两年来共组织300多名中小学校长到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进行培训,并组团到河北衡水、广州增城、江苏南京进行考察,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积极实施高素质人才引进计划,共招聘了50多名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一大批“211工程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不断优化我市中小学师资结构,全力推进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记者 李少凤 通 讯 员 吴小彦 涂志军 王秋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0/8 03:47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