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A8 发表于 2013/5/9 09:52

小区10只流浪猫疑遭投毒暴毙 相关法律仍是空白

政悦路一小区内多只流浪猫离奇死亡 /晨报记者 肖允
  晨报记者 姚克勤
  杨浦区政悦路88弄涵碧景苑小区绿地多、树木多,引来不少流浪猫“安营扎寨”,一些爱猫的居民则买来猫粮、小鱼喂猫。不过,从上个月开始,安静的局面被打破了,10只流浪猫先后暴毙,死前均无明显体表外伤,但口吐黄水或红水,疑似遭人投毒。
  为了避免更多的猫咪遭毒手,爱猫居民无奈之下只好将猫咪引入家中圈养。居民担心,若真是投毒事件,是否会给自身安全带来影响。警方表示,流浪猫死亡事件不属于法定职责范围,因此无法受理。
  猫死前口吐黄水体表无伤
  53岁的章苹(化名)住在涵碧景苑小区12号楼,阳台正对着的一块绿地是流浪猫聚居区。从去年起,她发现小区里的流浪猫越来越多,便买来猫粮和小鱼,每日定点喂养猫咪,还买来灭虱药、灭螨药治疗猫咪。
  但是,这个人猫融洽相处的局面却在上个月被打破了。4月10日傍晚,章苹发现3只猫咪四肢无力地趴在绿地里,口吐黄水,发出“哼哼”声,无法站立和走动。章苹迅速把猫抱回家,很快,猫咪的病情恶化了,1小时后,一只猫咪停止了呼吸。当晚,另2只猫咪也相继死了。
  第二天早晨,章苹像往常一样到绿地喂猫,但一只猫咪的踪迹也没看到。很快,小区保洁员向章苹反映,清扫时看到几只猫咪僵硬的尸体,体表均无明显外伤。4月26日,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草坪疑喷洒有毒物
  章苹将猫咪的尸体埋在附近的土坡上,不久,她便感觉头晕、头痛、喉咙干燥、有呕吐感。服药后症状逐渐缓解。章苹怀疑,猫咪死于某种有毒物质,而自己的这些不适症状是接触了猫的尸体所致。
  章苹开始留意流浪猫的活动场所,“我发现自家阳台前的草坪上,有一条3米长、1.5厘米宽的枯萎草带,看上去像是有人故意放的。”章苹告诉记者,这块草坪也是最先出事的3只猫被发现的地方,因此她怀疑有人在草坪上喷洒了某种有毒物质,而猫咪是一种喜欢舔舐自身皮毛的动物,该物质进入猫咪消化道而毒发。
  为了避免猫咪再次遭遇厄运,章苹将经常在自家阳台前草坪活动的8只猫咪全部引入家中喂养。昨天,记者来到章苹家,看到猫儿上蹿下跳不亦乐乎。
  居民盼有机构鉴定猫死因
  事发后,章苹拨打了电话报警,但警方表示无法受理。“查草坪是否被毒物污染,应该找环境检测部门;要解开猫咪的死因,要找动物检测部门。”
  章苹又拨打了多家法医鉴定中心、小动物保护协会等部门的电话,但法医鉴定中心的回答要么是不受理个人委托,要么就是必须要司法机关出具证明才能进行鉴定。小动物保护协会则表示,因没有鉴定设施设备,也爱莫能助。
  “猫咪的尸体,我还保留了一只,冰冻在废弃的冰箱里。枯萎的草皮,我也留了一些装在塑料袋里,希望这些证据能被某个鉴定机构采用。”章苹告诉记者。
  [各方说法]
  警方:损害人身安全才介入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了杨浦公安分局,相关人士表示,按照目前的法律法规,警方是无法受理猫死亡事件的,也无法对相关事件立案调查。只有当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受到损害时,公安机关才会介入。
  物业:已对事发地进行保护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涵碧景苑小区物业管理处,办公室沙发上躺着一只白色的流浪猫,见人走过去也不慌张。“办公室经常有流浪猫出没,我们工作人员也不驱赶。”物业经理告诉记者,小区里的流浪猫数量确实较多,物业对于爱猫居民喂养流浪猫一事,采取“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不过提醒爱猫居民应注意不要影响周边环境和邻居生活。
  对于章苹反映有流浪猫疑似遭毒杀一事,物业经理表示已经知晓,并对事发现场进行保护。“最近几天小区给绿化喷药,唯独那块地方没有喷。我们希望,将来对这件事进行调查时,不要因喷药水而影响了结论。”
  居委会:已召开居民会议
  小区居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在小区喂养流浪猫一事,居民的态度可谓“众口难调”。爱猫的居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中立的居民认为,只要不弄脏小区环境,喂猫也未尝不可,但也有居民对猫咪非常反感,从而引发邻里矛盾。
  从去年起,居委会就多次与居民沟通协商,还召开会议。目前,居委会对爱猫居民喂养流浪猫的行为进行监督,一旦有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的情况发生,将立即要求其整改。
  [律师观点]
  处理猫死亡仍是法律空白
  李国机律师事务所邬华良律师表示,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来看,如何处理猫死亡事件仍是法律空白,没有法条可以依照。“哪怕是有证据确认某人毒杀了猫咪,这也不构成犯罪,因此公安机关无需介入。”
  邬华良称,如果死亡的是有主猫,或者非常名贵,那么,毒杀者侵犯了猫主人的财产权,猫主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索赔。如果死亡的是流浪猫,那毒杀者无需承担任何刑事或民事责任。只有待动物保护法获得通过后,才会受到法律制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区10只流浪猫疑遭投毒暴毙 相关法律仍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