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南镇黄峰窝茶叶基地。 兴宁市第二届农特产品展销暨农电商交流贸易会将于本月27至29日在兴宁市明珠体育公园内举办,届时将集中展示兴宁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和发展优势。径南镇作为该市的种茶专业镇,目前正积极组织10多家茶叶企业报名参加。记者日前走进径南镇,探访该镇如何通过壮大茶叶产业促农增收,让“小叶子”变身致富大产业。 撰文:陈思杰 钟思婷 刘海阳 图片:陈思杰 径南镇人民政府 采摘的茶叶需经过精挑细选才能进行制作。 径南镇的制茶师傅正在进行手工炒茶。 提升品质 擦亮品牌 驱车沿山路进入位于径南镇官亭村的晨露生态茶园,只见四周茶山环绕,茶农们正在茶树间忙着剪枝、锄草、施肥。这个面积达1080亩的生态示范茶园,是广东晨露茶文化旅游产业园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轴心项目。园内种植了蜜兰香单枞、大乌叶单枞、鸭屎香单枞、芝兰香单枞、通天香单枞等高香型名优特茶叶新品种。“我们不断尝试引进和选育新品种,创新种植模式,采用独特的制作技术,打造了‘晨露香妃’‘晨露玉兔’等一批广东省名牌产品。”公司总经理张新秋介绍说。 “晨露公司是我们镇整合资源,通过强企引领,擦亮茶叶品牌的一个缩影。”径南镇副镇长黄任辉介绍道,径南镇的种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目前种植面积、产量、产值、涉茶人口均位居兴宁市首位。早在1997年,该镇黄蜂窝茶场生产的茶叶就获得了“中国国际茶会金奖”。然而由于该镇茶产业各自分散,缺乏深加工技术、品牌效应和销售渠道,茶农们只能把刚摘下来的茶青以低廉的价格批卖给外来商贩,获利极低。近年来,该镇将茶叶作为富民强镇的骨干产业,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创新种植技术、打造公共品牌,推动茶业转型发展,让小小茶叶逐渐形成新产业。 2017年,该镇成立了茶叶协会和茶叶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发挥专业、品牌、规模“三大效应”,引导企业进行产业协同发展,不断健全了茶叶产业布局。茶叶协会成立后,通过指导茶农对茶叶实行有机种植、统一采摘、统一制作,有效提升了径南茶叶的品质,成功带动创建了广东省茶叶专业镇。此外,该镇已连续举办了四届茶文化旅游节,推动茶企举行斗茶比赛,在交流中提升茶叶质量,推动茶叶品牌打造。 黄任辉介绍道,径南镇2018年全镇茶叶面积有2.1万亩,是2011年的12倍,年产成品茶叶约2500吨,产值达7.6亿元。镇域内有95家茶叶企业,注册商标的茶叶销售占比近八成,有3个茶叶品牌获广东省名牌产品认证,品牌价值得到了明显体现。“在去年举办的兴宁市首届农特产品展销暨农电商交流贸易会上,兴宁全市一共有15家茶叶企业参加,其中仅径南镇就有13家。今年我们同样组织了10多家茶叶企业,继续参加第二届农特产品展销暨农电商交流贸易会。”黄任辉补充道。 径南镇茶叶企业的工人在车间里对茶叶进行加工。 晨露生态茶园已带动700多家农户从事标准化茶叶种植。 产业发展 农民增收 径南镇的茶叶产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正逐渐成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我们通过吸纳就业、入社参股、承包种植、订单作业、保价收购等多种方式,帮助周边农户和贫困户增收。”黄任辉说,随着种植、管理、采摘、销售、制茶等各个环节的提升,带动效果也不断增强。 “我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的产业经营模式,带动了径南镇700多家农户从事标准化茶叶种植,总面积达800多亩,每年平均可增收2500多元。”广东晨露茶文化旅游产业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新秋说,他目前正计划逐步将茶园扩大至3000亩,再带动200户以上新茶农从事茶叶生产。 为了不断提高农户的制茶技能,让更多人成为茶产业发展的受益者,该镇通过组织举办培训班和业务指导会,帮助茶农和贫困户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张新秋说:“我们公司也多次举办‘学茶技、惠茶农、兴茶业’培训班,专门邀请了潮汕等地区的茶叶制作师傅到径南镇,免费为广大茶农现场教授茶叶制作工艺。” “宝山村也是我们镇以茶叶为主导产业,引领群众脱贫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典型例子。”黄任辉说,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对口帮扶该村后,引进了全国领先的数控色选设备,建设了茶叶色选加工中心,村里也再出资建起了茶叶加工厂。如今该村茶叶种植面积有400多亩,产值达1500多万元,注册的“绿宝峰”茶叶品牌获得了“径南十佳茗茶”称号。该村生产的茶叶现已推广到电商平台销售,整村茶叶附加值增收约100万元。 据介绍,径南镇目前已成立了6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有1个农业部茶叶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2个广东省菜篮子工程茶叶示范基地,带动了全镇5980户共12500人从事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 (梅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