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乎光环 只在乎口碑 记兴宁市径南镇章峰村支部书记幸立泉
山区农村支部书记不好当,且没几个人愿意当,这基本上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不争事实。而他却一当就是几十年,更何况当的是一个山区贫困村的支部书记。他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忙碌着村里的大小事情,平凡得几乎没有光环,只有群众对他充满赞誉的口碑。他,就是兴宁市径南镇章峰村党支部书记幸立泉。 力引外援盖三十套安居房 “你说立泉书记啊,讲得、写得,最主要的是他做事十分公道,十分关心困难群众。喏!村里面的安居房就是他争取上级的支持建起来的,大家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他的功劳。”走进章峰村,随便找几个群众一问,对幸立泉的评价如出一辙。 原来,就是在幸立泉的积极争取下,章峰村成了梅州市政府办公室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挂钩村。幸立泉明白,山区农村基础薄弱,靠自身力量脱贫难度很大,现在有单位挂钩帮扶,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自去年“双到”工作铺开以来,他基本上天天在村里打转,带领村干部对本村贫困群众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登记、公布、核定,为帮扶单位做好大量前期准备工作,让扶贫工作组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全村34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谁家由哪位干部挂钩,谁家的脱贫项目又是什么,幸立泉都记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正是由于他带领村干部密切配合,使梅州市府办的扶贫工作在众多挂钩兴宁各村的扶贫工作组中排在前列。
(上图为幸立泉(左二)与群众商讨安居房饮用水管铺设问题) 安居房工程是梅州市府办帮扶章峰村目前最大的项目,20套一层楼房在村里中心地带排列有序,每套在80平方左右。经过近一年的建设,20套已经总体完工,陆续有困难群众入住,另外10套正在规划中。说起安居房工程,幸立泉说自己经历了两次“严峻”考验。一次是在建设初期。一名村干部的亲戚在一再观望后才决定报名申请安居房,但这时已经是截止报名后的第二天。虽然稍做手脚就可以给村干部亲戚“关照”,但幸立泉清楚,这样一来对其他群众特别是以后没有中签的群众不公平,极容易引起大家的不满。于是他断然把这户人家拒绝在抽签队伍之外,并亲自上门做解释平息工作。第二次是安居房建成后。住房困难户幸茂环第一个入住新居,出于感激,一再邀请幸立泉和其他村干部到新居喝喜酒。不去的话,似乎不近人情;去的话,下来还有几十户人家,很可能催生一股攀比风,还会加深村干部负担。几经考虑,幸立泉婉言谢绝了对方,并要求其他村干部不得参加贫困户搬迁新居的宴请。 自从经历这两次“严峻”考验后从此,幸立泉做事公道,关心困难群众的名声在村里就更大了。 让人信服的一次“独断专横” 章峰村离径心圩有好长一段路,十多年前有三间卫生站,后来由于外出人口增多,只剩下一间。留下来的最后一间卫生站紧挨着村办公楼,原是村里面的公产。几年前径心镇并入径南镇后,为盘活资产,村里决定将卫生站址连同村中心的公共地产和房产招标拍卖。就因为这间卫生站,幸立泉做了一件当支部书记三十五年来唯一一次“独断专横”的事。 “当时好多人都想买村里这些旧房产,村里也提出要进行招标。我这间卫生站的底价是一万五,如果招标的话估计就会超过三万元,出三万元买来开卫生站就显得十分贵了”到现在唯一还在村里行医的乡村医生幸小文讲起卫生站的旧事记忆犹新,还说:“如果买不到房产,我要么外出办诊所,要么改行了。好在立泉书记那次‘独裁’,我出了两万元,这间卫生站就保留了”。 几年前,正是各级加强乡村卫生院(站、所)建设的时期。连卫生站都没有,怎么可能实现“小病不出村”?顶着很多群众强烈要求对所有公产都竞标的压力,幸立泉还是决定在处理卫生站产权问题上来一次“独断”,其它地产房产竞标,就卫生站明码实价以2万元转让。决定一出,大家议论纷纷,认为“幸立泉可能得了幸小文的好处”,连村干部都觉得“难理解”。幸立泉只好逐个进行解释,勉强把议论平息下去。 “虽然有村医补贴也只能做一份工资,但我也肯定不会改行开店做生意的了,要才对得起立泉书记才行。现在每次有病人来,特别是刮风下雨的时候,大家都说立泉书记做事就是让人信服,好在当时没有招标卖给别人开店”幸小文又补充了一句。 启用第三十六本笔记本 “章峰村一直以来都是比较落后的贫困村,哪能做出什么成绩来,做事公道一些,不被群众骂,家家户户都平平安安就知足了”提到成绩,荣誉什么的,幸立泉总是这么一句话。 幸立泉早在1975年就接任支部书记。很多人会以为一个三十多年的老支部书记,一定有很多荣誉,家里估计会堆着一沓证书和奖状。然而在幸立泉还并不算富裕的家里,找不出多少证书、奖状,更谈不上“含金量”了,让人感到吃惊倒是一沓记得密密麻麻的个人工作笔记本。三十五本!正好一年一本,每本百多页。不少笔记本封面上“为人民服务”、“上海”等字样已经发黄,而里面的内容却依然十分清楚,而且每一行字都写得十分认真,笔画硬朗。“77年7月20日,带领群众开社山水圳”,“90年4月11日,调解幸火林与刘伟英纠纷问题,达成协议”,像这样清晰简洁的记录记满了全部笔记本。
(上图为幸立泉在翻阅他历年的工作笔记) 第三十六本笔记本今年启用,幸立泉则天天把它揣在怀里,要么就塞进很少离身的破摩托车的尾箱。这本笔记本最引人注意的就是特别厚,明显是“自制”的合订本。原来,自从梅州市政府办公室挂钩帮扶以后,有很多东西要记,一本太薄又不想多带几本,幸立泉就特意买了三本合订在一起。第三十六本笔记本记已经记了大半,基本上是“双到”内容,贫困户与干部结对名单,挂钩单位拨来帮扶资金数额、日期等等。 “平时就看到他拿着本子走家串户,村里有红白喜事都找他,他不到场是理不顺的,他的确讲得、写得,熟家礼”在村里开店十多年的幸琼香又是这样的评价。讲得?写得?很难让人会把一个年逾花甲、满头白发的老支部书记与“讲得、写得”联系在一起。其实,只要在章峰村多打听一下就能知道,幸立泉是“文革”时期的高中生,之后又在梅县地区师范学校进修了一年,是村里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秀才”。 (黄佑鹏 林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