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60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才辈出的博罗水东陂宗亲

[复制链接]

1147

主题

3255

帖子

41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14 1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才辈出的博罗水东陂宗亲

    去年9月的一天,博罗的宗亲找我寻根问祖。当时,我身体不太舒适,但宗亲远路而来,热情可嘉,我当然应该协助啊。
    来的是博罗县水东陂的荫根、伟忠、汉文、辉超、伟希、伟忠(石湾)、国舟等宗亲。他们风尘仆仆,不辞劳苦,其精神深深让我感动。一见面,我马上知700年前是一家!我们是启源公裔孙。启源公于13世纪中期,由上杭太拔乡迁程乡(梅县)三阳寨,不久考上贡生,官拜判循司马(相当今日的惠州法院院长),后上京述职不幸逝世。
    启源公为什么来梅州落基?后来其石、谢夫人为什么不回上杭或梅县,而在兴宁开基?最近我查了资料,宋元时这里经济和文化落后,人烟稀少,瘟疫横行,被称为“瘴疠之乡”。元朝之1264—1294年间,梅州才3522户人家。按祝枝山亲编的县志载,兴宁在明朝才1284户人家。而当时的闽杭文化发达,人多地少,需向外发展,故启源公来到梅县。
    石、谢两祖婆在丈夫去世后回梅县路经兴宁时,见这里气候宜人、沃野宽阔,人烟稀少,适宜发展。故石祖婆在大成社开基,而谢祖婆倒有城市意识(和当今潮流符合)而在县城附近的佛岭(现市委会所在地)开基。(谢祖婆墓亦在现市委会的围墙后的东北边,文革时毁灭。)而且,谢祖婆此脉亦同样是泱泱望族,有人统计,其人丁和当官出名的,比其他脉系的多。前些年,湖南的闻达宗亲告诉我,他那里的张国焘、张平化、张经武,还有一个武状元等许多大人物,都是启源公谢祖婆的裔孙啊!我查了一下张家族谱和相关历史资料,博罗宗亲祖先的确是经过千辛万苦的颠簸才在博罗定居的。
    当时的元朝,统治者大搞民族歧视和压迫,外来的客家人是最下等的。加上盐民和少数民族造反,统治者大军镇压,血雨腥风而民不聊生。谢祖婆儿子熙宗,是穷教书先生,所以其子孙都是各散西东往外谋生。在兴宁老族谱里,记载有仲仁公裔孙迁博罗柏塘、公庄,仲义公裔孙迁博罗公庄、柏塘,仲智公裔孙迁博罗麻陂、沙贝窝等记录。仲礼公一侄子还远往韶关的乳源落居。3世仲礼公儿子是4世九福公,孙子是5世弘公,儿孙辈在哪里生活尚未清楚,但6世的永寿公确实是在河源清溪没办法生活下去,才又迁回兴宁山区的罗岗镇黄土岭开基的。但是,因生活所迫,其子7世仕仁公又迁河源清溪。弟志深公则在兴宁县本镇半岭开基,称为半岭张;筚路蓝缕,坚苦创业,才过了5代人,即12世祖上捷公迁博罗水东陂开基……老实说,非谋生无奈,谁也不会颠沛流离到处搬家啊!
    我认为,寻根问祖,除理清脉系外,还可了解祖宗的艰辛创业,感受祖宗大德,从而陶冶我们裔孙的灵魂。因此,我每到一地,除了研究族谱,还十分注意考证祖宗的时代和他们生活状况,尽量挖掘我们祖宗的灵魂。我认为,这样才是对得起祖宗的大恩大德啊!
    启源公靠读书出身。重文重教,报效祖国,是我们裔孙本分。我拜读了伟忠宗亲寄来的资料,他们人丁这么兴旺,人才如此多,真是深受感动。比如来兴宁的伟忠宗亲,就是惠州市公路局的副处长级的党委委员、工会主席。荫根宗亲和我是同行,且为博罗林业中学校长;他教子有方,儿子争气,旭升宗亲是堂堂的深圳市安迅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如果再翻历史,加上当今才俊,更是瞩目——
    清朝光绪年间,张静山公上京应试一举成名,任巡官。祠堂门口立桅杆,大门上挂御匾;张伴香任盐运大使,远近闻名。(居兴宁的张氏裔孙只一人中进士,可见水东陂风水好和祖宗教化有方。)
    民国期间,有师级官员张师良,有修建杨村到平陵公路的功臣张郁周先生,等等,影响大。改革开放以来,更喜人。计有:广州医学院教授、省政协委员张德兴,博罗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张利生,还有学文、利民、张斌、露生、锡光、建中、静芳、张弩、贵泉、立功、振辉等佼佼者。如今的大学生、博士、硕士和高中级职称者,就更多了。

   今天,这里有贴近珠三角的地利,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人文优势,我看到水东陂宗亲生活幸福,环境和谐,真是无限欣喜!我同时祝广大宗亲的明天更辉煌!      
                                  (2010年6月于兴宁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2/24 00:48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