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正处在一个从"而立"走向"不惑"的阶段
32岁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正处在一个从“而立”走向“不惑”的阶段,或许是这个年龄段本身的敏感性,金像奖也遭遇到了“中年危机”。没有定位、青黄不接、港片已死,面对这些质疑,不少香港电影人有自己的理解。就如金像奖主席陈嘉上[微博]所说“我们就是一群不喜欢锦上添花的人”。他们更擅长的也许是对于未来的探索,对现状的突破。
关键词:定位
有人评价金像奖“三十不立”的一条理由是没有定位。在华语影坛中,内地的金鸡百花支持主旋律,台湾金马奖支持文艺片,对于纷繁庞大的电影工业而言,这种有侧重的支持是必要的。但惟独香港金像奖,它的获奖名单上既有今年的《寒战》,也有像《桃姐》这样的艺术片,口味年年换。在金像奖主席陈嘉上看来,这种没有定位就是金像奖的自身特色,“正是因为这群人每年的喜好都不同,所以每一年的风向都在变。”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金像奖不会因为自身的口味去选择力挺哪些电影,而会根据当年香港电影的具体情况去改变。用他的话说,金像奖背后的这个群体不喜欢锦上添花,“赚大钱的电影已经有了票房,没必要再给奖了。”
关键词:扶持
在今年的提名名单上,许多名字都是第一次出现。像26岁提名影后的江若琳、《寒战》的两位新导演陆剑青与梁乐民,尽管有的并未得奖,但能与老人齐名已然是对他们的一种奖励和肯定。
对新人的扶持是香港电影人通过金像奖传递出来的一种坚持和理念,有人评价这恰好说明香港电影的青黄不接。但正如陈嘉上所说,这批新人的共同特点是颠覆类型,电影虽不完美,但能从中看到一种突破的胆量。而这也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金像奖会度过瓶颈期的理由之一,因为一个珍视新生力量的奖项是可以保持旺盛生命力的。
关键词:回归
尽管金像奖今年提名的纯正港片并不多,但是从最终的获奖名单看,中奖率却不低。不仅从奖项上,即使北上、合拍已成趋势,但金像奖始终都会为一年当中的纯港片保留一席之地。再如之前的香港电影节,开幕影片一定会选择最具香港特色的电影。这是一种不忘本的坚持和对本土化的信念。当出现瓶颈之时,不批判、不掩盖,努力寻找出路。
今年的许多迹象都预示着港片回归的潮流即将到来,一些香港电影传统的强项类型,诸如鬼片、功夫片等都纷纷宣布上映计划。杜汶泽更在近日宣布成立公司,起用本土演员、耗资八位数以上来监制5部本土化的港片,也许金像奖明年的首要关键词将会是港片回归。
观察:香港影院黄金场在晚10点
去影院看电影是香港人日常重要的生活方式。主要的院线一共有7条:百老汇院线、UA院线、MCL院线、嘉禾院线、AMC院线、新宝院线和华懋院线,每场电影的票价一般在40-60港币之间,以香港人均收入来算,这个价格十分亲民。
与内地相比,香港人在影院里的选择更多,一年当中平均每家影院同期上映的片子维持在十几部,不仅有香港本土的影片和好莱坞大片,还有许多法语片、日语片。票房排行榜的冠军由本土片和好莱坞大片轮流坐庄,合拍片和内地片则很少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在类型上,不仅有剧情片,还有许多纪录片。由于实行了电影分级制度,香港影院的一大特色就是有放映三级片的影厅。
与丰富的影片资源不成正比的是,影院的场地较小,影厅在6个或以下,这就导致每部影片一天基本只有2场的排片,大多排在上午和晚上,22点是影院的黄金场次,热门影片满员的情况十分常见。
与黄金时代每年400-500部的产量相比,纯正港片近些年出现在影院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影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这样的片子只要上映,上座率都会很高。“去年取得香港最高票房的就是一部纯港片《低俗喜剧》。”
记者手记:自重者更易获敬重
以人的年龄类比,香港电影金像奖就像一个内心强大的中年人。有过年轻时奋起的辉煌,所以面对如今的平淡和争议,既无菲薄之语,也无辩驳之意,在一片“金像奖小年”或是“香港电影已死”的声音中,香港电影人默默执起手,面带笑容,走上红毯。
我不知道他们私底下是不是也有过争辩或指责,或许这样激烈的做法并不符合香港人温和务实的性格。就像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对于一个发展了30多年的电影奖项,瓶颈也无可避免。只是非议过后,如何度过瓶颈期更加值得我们关注。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香港电影人的团结、自重,是他们寻找出路的积极心态,是曲线自救的能屈能伸,还有香港民众对于本地电影工业的支持和宽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