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27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梅县咀头村51户贫困户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696元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15 1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咀头村是梅县丙村镇唯一一个省定贫困村,总户数158户,人口712人。其中,贫困户66户217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51户194人。
  开展扶贫“双到”以来,丙村镇和挂钩帮扶单位增城市林业和园林局投入帮扶资金119.78万元,实施分类帮扶,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2011年,全村有劳动能力的51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6696元,比2009年增长314%;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帮扶前的1.92万元增加到6.5万元。近日,记者到该村采访,感受到扶贫“双到”给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1.产业帮扶让贫困户住上了小洋楼
  “这是我的新房。”贫困户谢达奇指着一幢崭新的两层小洋楼自豪地说,“如果不是各级干部帮扶,我现在还住老屋”。
  三年前,谢达奇因为母亲患重病、两个小孩读书而致贫。三年来,他通过养猪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一头猪除饲养成本外,可赚300多元。每年可出栏100多头猪,年收入约4万元。”谢达奇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建房花了十七八万元,虽然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但有稳定的收入,胆子也就大了”。
  丙村镇镇长吕瑜泉说:“在帮扶之前,我们考虑到谢达奇有养猪经验,人又比较勤劳,于是帮助引导他发展养猪产业,事实证明是正确的。”
  目前,谢达奇养有母猪6头、生猪50多头,还养有鸡、鸭、蜜蜂等。他的两个儿子都在深圳做工,收入也不错,一家人告别了苦日子。
  增城市林业和园林局驻咀头村工作组组长高伟斌说,类似谢达奇这样的种养户村里共有51户,该局按照“一户一法”的原则,帮助他们发展养猪、养羊、养鸭、养蜂、种果、种姜等产业项目,多次请农业专家到村里进行培训指导。还引导农户与丙村镇大雅红肉蜜柚专业合作社进行挂靠,利用龙头企业的技术服务和市场优势,开展红肉蜜柚种植,让贫困户通过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2.社保帮扶让低保户吃了“定心丸”
  见到记者一行到来,低保户谢财生的妻子郭活妹显得异常兴奋,“感谢党、感谢政府”之类的话说了一大堆。
  今年74岁的谢财生因中风行走不便,生活重担便压在郭活妹身上。村里将他们纳入低保,加上新农保,夫妻俩每月能领到约400元的“工资”。郭活妹已经72岁,但身体很好,仍然坚持下地干活。说到开心处,她竟然像孩童一样哈哈大笑起来,完全没有因贫困而闷闷不乐的心情。
  “如果没有重大疾病,像谢财生这样的低保户,生活还算过得去。”丙村镇党委委员陈国泰说。
  据统计,在增城市林业和园林局的支持帮助下,该村60周岁以上的贫困人口共46人全部购买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贫困户217人全部参加了新农合。村委还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纳入低保。该村所有贫困户实现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3.就业帮扶让贫困户彻底摆脱穷根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这句话在贫困户谢华生家里得到很好的体现。
  谢华生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都是在帮扶单位增城市林业和园林局的帮助下完成学业的。女儿高中毕业后,被推荐到超华公司上班,每月工资约1600元。儿子明年职校毕业,今年由职校安排在威华集团中纤板厂实习,实习期间每月有1000元工资。高伟斌当场对谢华生的儿子表示,如果找工作遇到困难,他一定会跟局领导汇报,帮他实现就业。
  近三年来,增城市林业和园林局积极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村民参加就业培训,成功推荐25人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达100%。该局还组织举办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班,邀请农业、畜牧专家到村为农户授课,培训农民495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村民掌握了一技之长,有的到外地就业,有的在家门口就业,有的自己发展生产,逐渐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记者 薛凡升 特约记者 翁尚华 饶延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0/8 19:43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