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烟花炮竹,彻夜不眠
舞布龙
正月十五闹元宵。但兴宁市宁江两岸的客家人数百年来的风俗却是正月初九至十四闹“元宵”。兴宁市有“元宵”大过年的称誉。
据了解,过去兴宁客家人由于地少人多,历史上外出求学、靠打洋锡(镀锌瓦皮)、补锅头、织滕椅,修洋伞等手艺养家糊口的人很多,乘春节商机,在外做到年三夜四--春节过完后才勿勿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回到家里春节过完了便只能“元宵”了。闹“元宵”主要内容便是“赏灯”。
各村按先人留下的规矩,从初九至十四定为新出生的孩子在祖祠的族谱上添上名字并在祖祠中厅挂上一个燃亮的纸灯笼(当地叫赏灯),届时村里人邀上自已的亲朋好友,热热闹闹敲锣打鼓、放鞭炮、舞狮舞龙、演大戏、向天空放孔明灯,一直闹至三更过后。
每当夜幕降临,兴宁乡村家家户户门口高挂的红灯笼都亮了起来,村子显得喜气洋洋。晚上8时不到,震耳的锣鼓声便响了起来,山村一下子成了欢乐的海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