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30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兴宁扶贫“双到”工作三年共投逾5亿元 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全面对接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31 1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钟智跃 黄 汶 黄佑鹏
  自开展扶贫 “双到”工作以来,兴宁市坚持把该项工作作为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举措。三年来,在各级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共投入帮扶资金超过5亿元,其中到户资金1.07亿元,到村资金3.94亿元,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生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农村经济得到持续发展,昔日的贫困村如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户也摘掉了“穷帽”,得到有效增收。
  贫困户“扶”之后还要“富”
  据悉,在扶贫“双到”工作开展之初,兴宁市即因地制宜地确立了工作思路,坚持 “靶向疗法”,采取思想帮扶、生产帮扶、就业帮扶、智力帮扶、救济帮扶等“五个帮扶”措施,如今全面完成了三年的目标任务。“我们不但要帮助贫困村、贫困户三年内脱贫,还要让他们能致富,这就需要有可持续的经营产业。”兴宁市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说。为了实现这一点,该市尤其注重拓宽贫困户的增收渠道。三年来,该市共举办各类型培训班785期,免费培训贫困户30234人次,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这对于贫困户自身发展来说是可持续的。”
  43家农业(扶贫)龙头企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84个贫困村、4237户贫困户全面对接,帮助贫困户发展油茶、种桑、种果、养猪、养鸡、养牛、养鸭、养鱼等,还新增劳务输出3959人,大大解决了农村就业难题。水口镇森丰村的黄亚婉便在兴宁市社保局的帮扶下,不仅自己耕田、养鸡,还跟某毛竹种植基地进行合作,在自己的自留山地种植30多亩毛竹,两年多时间收入5万多元。
  据数据显示,2012年,兴宁市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8369元,84个贫困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4798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脱贫率100%。此外,社保部门还给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实现应保尽保,60周岁以上贫困老人全部帮购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贫困村经济增收容貌新
  三年来,在各级帮扶单位的努力下,共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655个,其中发展农业项目379个,工业项目104个,商贸旅游项目32个,招商引资项目140个。2012年,84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村均14.07万元。贫困村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以前无家可住或居住条件恶劣的贫困户住上了砖房,以前破烂不堪的村委会楼房也焕然一新,搬进了二层新楼……用于改善村容村貌,各方筹集资金约9350万元,确保了1779户贫困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解决居住问题;同时,还解决饮水安全15432户,新增硬底化道路351公里,完成小型农田水利项目319宗,改善农田灌溉面积41183亩,建设文化卫生设施789宗。
  日前,记者在由省交通集团挂点帮扶的叶塘镇陂下村看到,宽敞的文体活动中心旁,草坪、绿树,旁边是学生们畅快玩耍的场景,实在难以联想到这是昔日的贫困村。“至今大约投入了帮扶资金920多万元,用于改善村貌、帮村民脱贫增收,发展帮扶产业……”该村驻村干部告诉记者。除此之外,该集团还帮陂下村投资180万元,建立了占地100亩的广通苗圃场。“这也算利用我们公司的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公司与贫困户签订苗木种植及收购合同,无偿提供幼苗和种养技术,待苗木成熟后以市场价包干回收,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通过三年帮扶,陂下村98户贫困户年人均 纯收入由 帮扶前的1000多元增至7967元,全部稳定脱贫;村集体经济由原来的“零收入”增加到25万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0/7 17:28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