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9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华县获授“广东省戏剧之乡”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3/23 1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琴江两岸,处处曲声,浓浓戏韵。昨日,五华县“广东省戏剧之乡”授牌仪式在县采茶戏传承保护中心举行,“文化之乡”五华再添文化招牌。摘得省级“金字招牌”,五华戏剧将在更高更广的舞台展现风采,让更多人共赏共享。

▲五华县“广东省戏剧之乡”授牌仪式现场。(曾晓彬 摄)

五华素有“文化之乡”美誉,人文积淀深厚,戏剧传统源远流长,戏剧资源丰富,群众基础广泛。“南国奇葩”五华采茶戏实现华丽转身,“指尖绝技”提线木偶戏享有盛誉,这是五华两大非遗传统戏剧。百年来,城里乡间搭台唱戏,方寸舞台能够“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生动诠释着客家文化。

▲大型采茶戏《春来南粤》剧照。 (受访者供图)
历史源远流长  戏剧底蕴深厚

五华戏剧资源非常丰富,除采茶戏、提线木偶戏外,还有汉剧、山歌剧、花潮戏、五句板、快板等。这些戏剧艺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发展,逐渐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发展到“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五华现有2个专业剧团,即五华县采茶戏传承保护中心和五华县提线木偶传习所;业余剧团(文艺队)多达49个,遍布全县各镇,从事戏剧的演职人员有800多人。

▲木偶书法和木偶茶艺展演现场。(曾晓彬 摄)

走进五华县提线木偶传习所,年轻演员在师傅们带领下于“方寸”戏台间练习提线木偶技艺,一个个没有生命的木偶角色通过演员手中的十几根软线,在戏台上舞刀弄枪、写字倒水,仿佛活了过来。这一幕“传帮带”场景,在该传习所上演了70多年,从未间断。

▲提线木偶传统大戏《智取大名府》剧照。 (受访者供图)

“五华提线木偶于明朝初年由福建传入,在五华流行至今已有600多年,是广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提线木偶戏。”五华县提线木偶传习所所长李浩介绍说,五华县木偶剧团成立于1951年,并于2012年转制为国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五华县提线木偶传习所,让木偶戏的传承创新得到了有力保障。五华木偶戏2007年被确定为广东省稀有剧种,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五华采茶戏同样历史悠久,清代中期从赣南传入,最初被称为“三脚戏”“大采戏”,至今也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客家地区流传的地方剧种,也是老百姓最为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剧之一。五华采茶戏唱词和道白皆用地方方言客家话,通俗易懂,幽默诙谐,表演的动作来源于茶农采茶、制茶、上山、下山等劳动和模仿动物动作创作的艺术动作,角色形象生动。新中国成立后,五华采茶戏蓬勃发展,被誉为南国戏剧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奇葩。2009年10月,五华采茶戏被省政府批准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传承发展有道  广受群众欢迎

一说到戏剧,人们总是认为这是一门有着丰富阅历的年长手艺人的行当,其实不然。1994年出生的周鹏润,是行业里的晚辈。但他在自身努力和良好传承环境助力下,于2020年成为五华提线木偶县级传承人,是最年轻的五华提线木偶传承人。

传承和人才培养是戏剧事业繁荣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五华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积极邀请上级专家来五华培训授课;选送戏剧骨干到外地学习培训。同时,采取老一辈戏剧艺术家“传帮带”的方法,培养一批以青年演员为主体的生力军,推动形成五华采茶戏、提线木偶戏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促进五华戏剧艺术薪火相传。

“我认为,传承发展五华采茶戏必须做到‘三打’:在传承上打好传统功底,在发展上打造创新剧目,在市场上打量年轻观众。”五华首位、日前新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的“老采茶人”陈翠媚从1990年进入采茶剧团,便一直致力于做技艺传承、创新剧目打造、年轻观众培育等工作,努力让五华采茶戏这朵“山茶花”绽放出亮丽风采。

文艺创作是基层院团的生命力。近年来,五华县委、县政府重点扶持采茶戏、提线木偶2个专业剧团创排打造大戏,切实加大重点题材和原创大戏的资金投入。创排了《月照城乡》《春来南粤》《红土百姓》3部采茶戏原创大戏,《沙家浜·智斗》《少年李惠堂》等现代木偶小戏,新编复排了《乌云下的歌声》《金鳞记》《智取大名府》等名篇名作,受到广大百姓的欢迎和赞誉,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近20项。

文艺创作来自于人民,也必定要惠及人民。多年来,五华坚持开展戏剧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景区、进革命老区活动,以及“非遗进校园演出”“戏曲进农村”“文化志愿者走基层惠民演出”“文化进万家活动”“五华提线木偶惠民云展播”等演出,每年演出400多场次。此外,五华把戏剧进校园和非遗传承教学进校园有机结合起来,也培养发现了一批好苗子。

▲五华县戏剧文化艺术惠民演出进校园。(受访者供图)
以荣誉为起点  重新扬帆起航

创建“广东省戏剧之乡”是五华推动和擦亮戏剧文化品牌,弘扬和发展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五华县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凝聚各方力量加快创建工作。2017年以来,五华共投入763万元,完成了3部采茶戏原创大戏和3部经典红色木偶戏的排演;投入文化惠民专项经费220万元,用于戏剧人才培养、剧本创作和开展五华提线木偶戏、五华采茶戏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景区活动。

如今,捷报传来,振奋人心。五华县也成为全市第二个获评“广东省戏剧之乡”的县域,背后是五华县高度重视戏剧文化发展工作,全力以赴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优秀的戏剧文化。

拿到“广东省戏剧之乡”文化招牌后,五华县如何把这个“金字招牌”擦得更亮,继续讲好新时代戏剧文化传承发展故事?

广东省文联原一级巡视员、省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李仙花是广东戏剧领军人物,她认为,五华县获评“广东省戏剧之乡”实至名归,“五华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当地戏剧的发展,在保护传承、出人出戏方面都取得了成效。下一步要以获评‘广东省戏剧之乡’为契机,深挖本土特色文化底蕴,打响品牌,全面推广,把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送到家门口,搭建好文艺大舞台。”

五华县委书记朱少辉表示,拿到“广东省戏剧之乡”金字招牌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同时也意味着更重的责任。下一步五华县将以此为全新起点,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持之以恒抓好人才培育、剧目创排、文化交流等,打造更多艺术精品。同时将戏剧文化融入时代,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中,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凝聚人心、激发斗志,为五华高质量发展赋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1/27 05:55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