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24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华新一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却从“垃圾村”变为“卫生村”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5 1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华县华城镇新一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却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卫生配套设施,卫生保洁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去年,该村获得了梅州市“市级卫生村”、“垃圾收集处置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近日,记者来到新一村,了解这个昔日垃圾成堆的村庄,是如何在“穷村委”的带领下,借用“外力”,巧使“内力”,实现华丽转身的。
  借用“外力”,旧貌换新颜
  刚进入五华县华城镇新一村,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条笔直干净的水泥路,路旁的新桥河缓缓流淌着,河岸两边种上了桂花树和九里香,花丛中还建设了一条休闲绿道,让人仿若看到了梅城“一江两岸”的缩小版。
  看着眼前洁净美丽的新一村,谁会想到,两年前这里还是个臭气熏天的“垃圾村”。“以前很多村民不讲卫生,生活垃圾随手乱扔,死猪死鸭更是直接丢进河里,搞得村里到处都是垃圾,又脏又乱又臭。”村民戴远琴指着新桥河告诉记者,以前河边竹子丛生,河里的垃圾被竹子拦住,常堵塞河道。“长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感觉很不舒服。”戴远琴说。
  糟糕的卫生状况,让村委下定决心整治。可是,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钱从哪来?几经思索,村支书李佳决定向乡贤“借力”。李佳说:“想让乡贤出资帮家乡搞建设,关键要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决心和行动,知道自己的钱会真正用到实处。”在村干部的努力和热心乡贤的帮助下,新一村共筹得资金300多万元。
  眼见整治有望,村干部个个热情高涨,自动分为两组,每天奋战在施工现场,村民们更是无条件支持整治工作。村民戴叔为了新一村的整体规划,主动无偿砍掉了门前的竹林,而这片竹林以前曾有人出价3000元他都不愿砍。经过几个月的奋战,新一村面貌焕然一新——主村道98%以上进行了硬底化;疏浚河道3公里,高标准改造了2公里的主水渠;公路沿线开辟了绿道,种上了几千株香樟、丁香等花木;在村口沿山开通了3公里长的登山阶梯路;引导村民利用门前空地种花草。此外,在全村各个位置设置近百个垃圾桶,村容村貌呈现“路成网、树成行、垃圾定点放”的良好局面。
  巧使“内力”,新颜得保持
  建设容易保持难,没有多少保洁经费,如何维护村里的卫生环境?
  “靠向乡贤募集资金和每户每月收取5元的保洁费,我们聘请了2名保洁员和1名马路清洁工,买了1部垃圾运输车,进行全村保洁工作。但村里还是常见随手丢垃圾的村民。”李佳说。后来,村老人会主动提出,由他们组成义务保洁监督队,监督村里的卫生状况。“这群老人平均年龄70多岁,每天分组分片区在村里巡查,看到有人乱丢垃圾,就上前劝阻并进行教育,看到有垃圾就随手捡起来。”李佳告诉记者,为了让村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意识,新一村的老人文艺队还主动担起宣传重任,用山歌、快板、小品等形式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每逢节日或村里开大会,文艺队都会登台演出。随着监督和宣传的深入,村民的卫生观念大为改观。
  作为义务保洁监督队的一员,79岁的村民张亚双直言,如今他们的“工作量”比刚开始时小多了,“以前每组人每天能捉十几二十个‘垃圾虫’,现在几乎看不到了。有些较偏远的片区虽然没有设垃圾桶,但村民都会算准时间,主动到路口等垃圾车经过时将垃圾扔到车里。”(记者 吴 优特约记者 廖伟军实 习 生 陈家敏 王 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0/7 23:23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