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A8 兴宁论坛 兴宁新闻 兴宁人的网络社区
标题:
饮用学生奶 健康相伴行
[打印本页]
作者:
学生奶推广中心
时间:
2017/4/25 18:02
标题:
饮用学生奶 健康相伴行
640.webp.jpg
(64.19 KB, 下载次数: 14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7/4/25 18:01 上传
饮用学生奶 健康相伴行
学生时期是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最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膳食是否科学,营养是否合理对于人的一生和青少年群体素质的提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牛奶是一种理想的全营养食品,饮用牛奶不仅可以补充钙质,改善膳食钙的营养状况,同时还可提供优质蛋白、维生素A、维生素D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为了对指导广大中小学生合理补钙、平衡营养、促进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前不久,有关部门会同中国医科大学相关部门从膳食营养、体格状况及骨钙沉积(骨密度)等方面对沈阳市7~9岁学生饮用学生奶后的健康状况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跟踪调查,发现饮奶前后学生健康状况有如下变化:
膳食钙的摄入量明显增加
钙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所必需的矿物质。儿童青少年正值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充足的钙对其骨骼建造、生长发育极为重要。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低钙摄入量可能是限制儿童直线生长和骨骼矿化的一个因素。因此,早期摄入适量的钙对预防以后生命中发生疏松性骨折是最有效的。
我国人民膳食中普遍缺钙。全国调查资料显示,城市小学生每日钙摄入量均在推荐膳食供给量的50%以下,这与我国膳食中乳类所占比例甚小有关。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未饮用学生奶时,作为调查对象的全体小学生每日钙的摄入量仅为325~389毫克,与全国调查资料相似,均在推荐膳食供给量的50%以下。
学生在饮用学生奶后,钙的日平均摄入量增加了200~400毫克。其中饮用一盒奶的小学生钙平均摄入量由实验前占推荐膳食供给量的44%提高到63%;饮用两盒奶的小学生钙平均摄入量由实验前占推荐膳食供给量的41%~49%提高到87%~88%,明显提高了膳食钙的摄入水平,相当程度地改善了膳食钙摄入不足的状况。
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2等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B2摄入不足是我国人群共同的膳食问题。实验前的调查结果显示,各组小学生维生素A、维生素B2的摄入量明显低于推荐膳食供给量。维生素A除个别组,基本都在推荐膳食供给量的50%以下;维生素B2均低于推荐膳食供给量的80%。热能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与沈阳市同类人群比较也略显偏低。学生在饮奶后,实验组小学生无论是每日饮用一盒奶还是两盒奶,上述几种营养素的摄入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维生素A的摄入水平达到了推荐膳食供给量的58%~69%,维生素B2摄入量达到供给量的77%~80%,部分饮用学生奶的小学生蛋白质摄入水平也有一定提高。
乳类是上述几种营养素的良好食物来源,增加乳类的摄入量,不仅使这几种营养素在摄入量上得到一定的改善,而且也使这几种营养素的来源构成得到改善,提高了这几种营养素在体内的生物利用率。
促进学生体格发育
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而身高、体重等指标则是反映体格发育的重要指标。比较小学生身体发育情况,发现饮用两盒学生奶的小学生身高增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即不饮用学生奶的小学生,6个月期间身高增加值分别比对照组小学生高0.72厘米(7岁组)和0.46厘米(9岁组Ⅰ)、0.29厘米(9岁组Ⅱ)。饮用一盒奶的小学生虽然身高增长与对照组比较不显著,但还是较高的。9岁实验组小学生体重也有显著提高。这些数据表明饮用学生奶后,由于总体营养状况的改善,学生的身体发育有很大改观。
促进了骨钙的沉积
人在20岁以前主要为骨的生长阶段,大约持续到35岁左右,单位体积内的骨质达到顶峰,称峰值骨密度。保证生命早期较高的钙摄入以达到最佳的峰值骨密度,被认为是对预防以后生命中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措施。本次调查研究中,实验前所有调查对象钙的摄入量均在每天400毫克以下,不足推荐膳食供给量的50%。饮用学生奶后,每日两盒奶实验组钙的摄入量提高到推荐膳食供给量的87%~88%,一盒奶实验组钙的摄入量提高到推荐膳食供给量的64%~65%。实验结束时,7岁实验组(两盒奶)小学生挠骨中轴骨密度增加值高出对照组3.5%;9岁实验Ⅰ组(两盒奶)高出对照组3.3%。这一结果表明,饮用学生奶增加了钙的摄入量,对小学生挠骨骨沉积有促进作用。若能坚持饮用学生奶,维持适宜的钙摄入量,对促进儿童、青少年获得理想的骨质峰值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小学生饮用学生奶半年以后带来的营养状况改善相当明显。而由于学生奶以课间餐的形式发放,可以弥补现代城市生活中早餐摄入不足的缺陷,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欢迎光临 兴宁A8 兴宁论坛 兴宁新闻 兴宁人的网络社区 (http://ms.xna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