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楼主: 建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兴宁为何与梅县并称为客家双子星座?

[复制链接]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01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07:33 | 只看该作者
兴宁发展三攻三守
       “三攻”战略
    一、成立兴宁发展战略顾问委员会,聘请乡贤中现职正厅、博导和社会名流担任,请他们为兴宁发展运筹帷幄和穿针引线.
       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争取早日省直管。市管是导致兴宁落后的万恶之源,只有实现省管,才能扫清兴宁发展拦路虎.
       三、按服务粤东北的定位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城市发展规划,破釜沉舟,全力以赴抓好工业园,商贸中心和三甲医院的建设。
    “三守”战略
    一、守好“教育”。教育是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希望,任何时侯都要抓住教育不放松。只要教育在,希望就在。
    二、守好“土地”。兴宁人多地少,必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珍惜和维护我们的每一寸土地。
    三、守好“水源”。谁都渴望金山银山,但我们决不能牺牲环境来求发展,必须保住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
本篇文章来源于[奥一网网络问政]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02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07:37 | 只看该作者
古代风水家选取阳宅基址,除了对水源和水势的要求外,对水质也非常重视。风水经典《博山篇》认为:“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主中贵。其色淡、其味辛、其气烈,冷主下贵。若苦酸涩,若发馒,不足论。”
原文来自:兴宁A8 http://ms.xna8.com/thread-197133-1-1.html
当年兴宁风水第一宝地就在望江对岸之甘塘至龙田一线,且阳气十足。。。。相信几年后又有大作为。。。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03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08:15 | 只看该作者
擦亮粤东明珠兴宁市名片(十七)
        2、李任重,中国研制成功和首先批量生产显微镜的设计者和制造家
        300多年前,荷兰人安东·列文虎克用玻璃制成世界第一架显微镜。凭着它,人们发现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世界。
        我国研制成功和首先批量生产显微镜的设计者和制造家,名叫李任重,就是兴宁人,1881年出生。早年师从进士饶宝书读书,潜心经史。1900年,入读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深得创办人丘逢甲的赏识。李任重在学期间,认识到必须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方能令国家富强。他看到显微镜是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遂起试制显微镜的念头。
        李任重从岭东同文学堂毕业后,到广州西村蚕桑学堂当教员。由于蚕业教学各个环节都必须借助显微镜,更促使他废寝忘餐地加紧研制,终于制造出优良的凸透镜。
        李任重的显微镜制造技术,超过了当时亚洲工业技术最先进的日本。而早在清代康熙年间,我国安徽、江苏等地也曾研究制造显微镜,但那还是处于试验阶段。直到李任重,才使显微镜摆脱依赖进口的历史。1910年6月5日,南洋劝业博览会在南京开幕,李任重选送一批显微镜参加展出和比赛,被评定为优良产品,荣获金牌。
        1913年李任重在家病逝,年仅32岁。

45

主题

1751

帖子

316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04
发表于 2013/2/6 09:22 | 只看该作者
资讯丰富持续关注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05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12:54 | 只看该作者
信息是财富也可能是毒药。。。。。。真真假假。。。。底层百姓掌握信息少,所以易上当。。。。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06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12:57 | 只看该作者
本人预计兴宁未来五年至十年必有大发展。。。。。。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物极必反。。。。兴宁的地理优势是无法改变的。。。。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07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12:59 | 只看该作者
至今脱离不了没文化标签,广东实在怪不得别人。经济落后倒罢,言必称全国排头兵,教育水平就是不长脸。尤其省会广州深圳东莞这些GDP大市,高教实力总计,未必如内地武汉或者西安一个城市。
        教育上不去,经济能持续?倒头来,珠三角改革开放先行十多年,弹指一挥间,不仅被长三角不断超越,更留下黑不溜秋和满嘴金牙暴发户形象。
        联想二战经束争夺德国战利品,苏联要的是机器设备,美国精选专家人材。历史奇短的美国确实很神奇。有人戏言,其本由一群“叛国者”组成,却特别热爱这私奔之地。美国崛起因素很多,公认的就是重视人材,教育水平高,还是“裸官”们的大后方。
        广东教育与经济发展不匹配,与当年从上至下教育产业化大有关系。这除了利令智昏,不排除别有用心,愚弄咱们老百姓。温总多次呼吁,改革需要人民的觉醒。但没有全民素质提高,又何来人民的觉醒。如此岂不正中权贵集团下怀?
        改革形势瞬息万变,危机四伏。面面俱到,无异蜻蜓点水。深层次和大动作非一省可为。唯有教育,上下各方易形成共识和合力。既得利益集团固然不可一世,却无法到处插腿。只有点燃教育这把火,广东的新发展才有可能成为燎原之势。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08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13:00 | 只看该作者
擦亮粤东明珠兴宁市名片(十八)
         3、罗清桢,著名版画家,抗日文艺战士,新兴版画运动先驱
        曾得到鲁迅先生当面的和书信的多方指导,《韩江舟子》等作品获得其高度赞赏。在“文化围剿”的白色恐怖下,他遭受通缉而毫不畏惧,勇往直前。抗日战争爆发后,创作《全国人民总动员》、《抗战三部曲》、《战地真容》等一系列战斗性强、艺术性高的作品,深受抗日军民欢迎。在罗清帧带领下,兴宁人陈铁耕、荒烟、罗映球等一批批青年版画家脱颖而出,成绩斐然,成就了中国版画之乡的美名。
        1942年,罗清桢在老家英年早逝,年仅37岁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09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18:45 | 只看该作者
新书记要求梅州从长远角度将机场搬迁,重新选址,兴宁看到希望没?要求工业园区加强配套设施。。。。加强省际交通。。。。这些不正是兴宁的优势。。。。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10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18:49 | 只看该作者
新书记要求客都后须有实实在在的客家文化载体。。。。。在梅州,又谁最有优势。。。。本人百分之二百肯定,兴宁最有优势。。。。只是我们不了解。。。。不重视。。。。

0

主题

37

帖子

37

积分

见习会员

Rank: 2Rank: 2

211
发表于 2013/2/6 19:12 | 只看该作者
“从长远看,要对机场及早谋划科学选址,为城市扩容提质腾出空间。”
这个有点意思!大家来说说你的见解!

0

主题

37

帖子

37

积分

见习会员

Rank: 2Rank: 2

212
发表于 2013/2/6 19:12 | 只看该作者
  朱泽君指出,兴宁交通区位优越、发展基础良好、人文底蕴深厚、外出乡贤众多,面临诸多发展的有利条件,只要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必将迎来新一轮科学发展的春天。
同时注重抓好县域特色节会,依托兴宁独特的赏灯文化办好花灯文化节,吸引人气、带旺财气。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13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19:23 | 只看该作者
兴宁最重要保住青山绿水,保住教育。。。。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14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19:28 | 只看该作者
很多兴宁人可能不知道,兴宁将有另一条铁路,即鹰梅铁路,走向是江西直接经兴宁南下,不再经过平远和梅县,因此兴宁将成为广梅汕与鹰梅铁路交汇点。。。。。如果梅县机场要迁,除了回兴宁老家,还有什么选择。。。所以未来兴宁将重回粤东北交通枢纽,你们说兴宁有没有发展。。。。

23

主题

748

帖子

15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15
发表于 2013/2/6 20:15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建雄说的那些东西还真不敢这么肯定,鹰梅铁路的走向官方一直还没定论,但兴宁市政府一直在宣传应该也算是有把握才敢这样说的,至于机场是否搬,搬到哪里都是还没影的事,从梅州市政府要做大地级市的意图来看,搬兴宁应该不可能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16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20:48 | 只看该作者
请看胡哥具体要求:
        ——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
        ——拉大主城区框架。
        ——工业园区协调联动、产城联动。
        ——省际交通及与珠三角对接。长远看机场应搬迁,为城市扩容提质腾出空间。
        ——轻车简从中水利厅长和主管交通副省长随行。
        ——被称“世界客都”后,更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文化载体。
        响鼓何须重敲。有关地区和部门当会高度重视“胡哥”要求,认真落实。而本网民则抛砖引玉,再对梅州发展建言几句:
          一、 反思中前行
        暂时经济落后并不可怕,但文化失落却没有任何理由,且后患无穷。只是存在就是合理,其中必然有鲜为人知逻辑。梅州要缩小差距,首先须从振兴文化开始,在反思中前行。
        二、“双子星座”拉大主城区框架
        依原梅县区域地理条件,能真正做大做强主城区,起到辐射带动作用?要求老机场搬迁,新机场又到哪里落户?考察完客天下、客家博物馆和雁南飞等新潮客家旅游景区后,为何仍让北大文科才子意犹未尽?
        以上种种,如一味继续老一套,恐怕不仅很难交出让人满意答卷,而且极可能越来越离题。自市管县以来,梅州物质和精神双输,已是最好例证。
        但若转换思路,及时回归“兴”“梅”双核心,一切严刃而解。就象无论从梅县、赣南或从潮汕、珠三角,虽然四周尽是层峦叠障,可一旦进入宁江盆地,便豁然开朗:
        一、亡羊补牢,梅县机场回归兴宁。
        二、加快济平高速建设,扩建兴宁北上通道(即原206国道),力促鹰梅铁路尽早动工,则以兴宁为中心粤东北省际交通枢纽,一气呵成。
        三、放飞东莞——兴宁产业转移园。该园区对外被称与市区均是省级,可对内却被强逼为市区招商引资。真让人不明白这是谁家的王法。
        而且市区工业园商住、服务等配套严重不足,正好又是兴宁长板。兴宁至今仍是粤东北商贸和人气中心,曾是广东工业十强县和文化之乡,再加上工业园呈带状分布,现成就是产城联动和协调联动。
        四、兴宁才是梅州市客家文化最深厚县域。足球之乡、版画之乡、山歌之乡、杯花舞之乡和黄酒之乡等名不虚传;本土名人罗孟郊、何天炯、罗香林和李善邦等光照后人,外地名士文天祥和祝枝山等千古留芳;《罗氏通书》和族谱文化源远流长;尤其作为客家围龙屋发祥地和中心,兴宁客家文化绝不在梅县之下。“兴”“梅”联手,经济错位发展,文化强强相合,再与大埔、蕉岭、龙川和惠阳等客家精华区域一起做强做大,粤东北腾飞决非漫漫无期。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17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20:49 | 只看该作者
鹰梅铁路,早有定论。只是铁道部那些事儿,影响了进一步实施。。。。。兴宁机会很大,有些东西自已去体会。。。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18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21:47 | 只看该作者
独特的赏灯文化.......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客家文化载体。。。。源远流传,应该发扬光大。。。。拿出些精品来。。。

0

主题

2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19
发表于 2013/2/6 22:51 | 只看该作者
额 .关于星座。。再聊?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23:29 | 只看该作者
兴宁明天将会春华秋实。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21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07:08 | 只看该作者
擦亮粤东明珠兴宁市名片(十八)——兴宁有客家文化最深厚的载体
        4、罗香林,香港大学终身名誉教授,为全球上亿客家人正名的历史学大师
        前述罗师扬小儿子。著有《客家研究导论》,撰写《客家源流考》、《客家史料汇编》、《客家迁移及分布地图》和《国父家世源流考》等,不断探讨客家根源转徒与具体分布,被学术界誉为客家总问题专家。
        家乡人曾这样饱含深情地评述其一生:他生于乱世,却幸遇严父慈师,立志以史学为终身职志,遂成一代史学大家;他执著探寻族群源流,使客家重回汉民族的家庭,为全球上亿客家人寻回了身份与尊严;他广搜史料,独创族谱学,力图从泛黄书卷中探寻民族的灵魂;他于三尺讲堂上为国培育良才,虽奔波劳苦,亦自得其乐。他一生虚怀若谷,从不失君子之风,与妻子相濡以沫的感情,更使人唏嘘感叹。尤其是罗香林在战火硝烟中保护珍贵文献,更让人肃然起敬。他于1936年至1938年,担任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长。1937年8月,日寇疯狂轰炸广州。罗香林与同事紧急挑选了馆藏善本和贵重图籍5万余册,疏散至广州市郊。此时,他妻子已身怀六甲,将妻子送回老家避难后,自己仍返回广州,继续抢救珍贵古籍。翌年十月,日寇在广东惠阳大亚湾登陆,他将馆藏由水路送往广西桂平。直至日寇侵占广州前两晚,其仍坚守岗位整理抢救图书。如今,这批幸免于战火的图书,珍藏在华南师范大学的文献馆里。然而很少人会记得,有这样一位学者,曾为其栉风沐雨、一往无悔。
     罗香林于1949年从广州移居香港,1978年在香港病逝。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22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07:12 | 只看该作者
春花秋实还是“秋月”  广东发展全看“足下”
        本贴所言“足下”第一层意思即为脚下。常言道路在脚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总之,脚踏实地才是第一要务。
        对此,胡书记倒是让人耳目一新。履新二个月,不是坐听汇报遥控指示,或者浩浩荡荡开现场会,而是风雨兼程,足下遍及大半个广东。尤其给人第一印象,就是对土地有一种特别的深情。这才是广东的传家宝。广东最重要的“珠三角”地区,此前名闻遐迩是“桑基鱼塘”等农业文明,一直盛产“农民”干部。甚至包括前东纵司令曾生和广东省委第一书记林若,同是中山大学毕业生,仍然一身“泥水”味。由于紧接地气,这些干部自然更能实事求是,凝聚人和团结人。
        本贴“足下”另一层含义是古为今用,借喻干部队伍。广东干部队伍素质如何,这十多年来,是进步还是落伍,尤其是各地领导干部,能否跟上时代的脚步,属于足下型还是嘴上型的,能否做到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更不可不明察。这将决定广东明天是春华秋实或春花秋月。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23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07:17 | 只看该作者
擦亮粤东明珠兴宁市名片(十九)
            5、 兴宁出了个李善邦——毕生披荆斩棘的中国现代地震学奠基人(晶报记者 岳进/文有删改)
        “科学家都干嘛去了?”汶川大地震后,此语一度风行网络。
         李建荣对此很无奈,他只能在自己的博客里答复,“只要是相信科学的人,也不会强迫一个科学家做出没有把握的预报,而宿命论者却宁愿相信一个可以依靠的神。李建荣正是我国现代地震学奠基人李善邦先生儿子,在北京从事科普工作。
        邢台、海城、唐山大地震时的李善邦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发生6.8级大地震,举国震惊。周恩来总理第一时间亲赴灾区。在稳定住受灾群众情绪后,总理神情严峻地走到随行的科研人员中间,“这次地震代价极大,必须找出规律,总结经验。希望在你们这一代能解决地震预报问题!”。 当时,李善邦正是这批科研人员的带头人之一,站在队伍中间的他同样神情严峻。他很清楚,这是他和他的同行一生的课题!
          李善邦一生行事低调,淡泊名利,甘于寂寥。在1980年4月29日因肺心病卒于北京北医三院之前,他甚至没留下任何遗嘱,更无衣锦还乡的佳话。李善邦为中国地震事业奋斗了50余年,直至生命尽头。在他去世前4年,中国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唐山大地震。但那时候他已经疾病缠身,身体已经不允许像10年前的邢台地震时亲赴现场,他只残存了写书的气力。其时,李善邦正在写他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后的著作——《中国地震》。这部巨著逾50万字,以他之前的著作《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和《中国地震目录》为基础,综合上世纪20年代以来的全球地震考察研究成果,对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地质背景进行了系统而翔实的归纳。 那时的李善邦行近人生暮年,在“文革”和病痛的双重折磨下,连著书立说只能是勉力而为了。李善邦和他那一代的很多科学家都没逃掉被扣上“反革命学术权威”帽子的厄运,被关进牛棚批斗是家常便饭的事。他60岁时戒了烟,但在牛棚又抽上了。 “靠边站”的遭遇,也让李善邦错过了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成功预报的世界级奇迹,尽管那次亲历者中有很多是他当年的学生。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24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2:56 | 只看该作者
擦亮粤东明珠兴宁市名片(二十)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援建的一些重大建设项目,41项企业需要地震、防震方面的资料。为改变地震工作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1953年底,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下设历史、建筑、地质、地震四个组,李善邦是地震组的负责人。 按照当时的规定,7度以上的地区的地震烈度由委员会讨论确定,供国家计委作为决定设防度数的参考。当时李善邦便利用自己多年的观测和科研成果为唐山地区定出了7级的地震烈度,可有关部门将唐山的地震烈度降为了5级。这成了无法弥补的天大遗憾。
         这是建国后的事。建国前的李善邦则另有一番作为
         据竺可桢先生1941年9月14日的日记“……李善邦来了,他由黔入滇,由昆明经会理至西昌、冕宁,以地球物理方法探测铁矿,在途七个月。”
         事实上,李善邦当时在西南边陲,光是野外工作就整整两年。那个时代,交通极其困难,抗战时缺乏汽油。但就在那样的条件下,李善邦领衔的考察队,硬是在驼背上发现了此后震惊世界的攀枝花铁矿! 那个时候,李善邦在抗战大后方——云贵川搞地球物理探矿,算是另辟蹊径,因为当地没有地震资料,更没有地震仪器,地震研究工作难以为继。他认为,既然抗日战争旷日持久,为支援抗战,矿产资源勘察工作十分重要,而祖国西南的地下埋藏很丰富。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25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2:57 | 只看该作者
进一步介绍兴宁名人。。。。。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留芳百世的客家文化载体。。。。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26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3:06 | 只看该作者
如时机成熟,设法自已尝试个点,作为兴宁客家文化的载体。。。。盼得到各位支持,不是资金上的。。。而是借各位慧眼和智慧。。。。

18

主题

846

帖子

1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27
发表于 2013/2/7 18:48 | 只看该作者
這麽多像李善邦、羅香林這樣的作出過實質的巨大貢獻的大家,因爲興寧被抛棄和打壓而沒有得到應有的宣揚,可惜了!這些真正的大家比某些跟隨搞封建專制的某集團玩弄權術、助紂爲虐的所謂“政治家”“軍事家”高尚多了!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28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8:54 | 只看该作者
让历史照亮现实和未来      
            擦亮粤东明珠兴宁市名片(二十一 )——兴宁有客家文化最深厚的载体
         但他时刻没忘老本行——地震。  他开始以惊人的毅力潜心研制地震仪。
          在敌机的不断轰鸣声中,“李善邦团队”——两个工人,外加一台车床和一台小电钻,日夜劳作。为了不断修正仪器精度,李善邦还亲自跑到旧货摊,淘些废品改成配件。在试制样机时,甚至连鞋油盒和铁皮罐都用上了。 终于,1943年夏天,中国人自行研制的第一台机械记录式水平向地震仪问世并开始试记了。
       这是个历史性时刻——1943年6月22日清晨,成都附近的一次地震被李善邦的地震仪清晰记录。当时他拿着图纸,双眼噙满泪花。
       后人送给李善邦一个美称——“近代张衡”。而为了纪念我国地质学界的先驱翁文灏先生,字咏霓,李善邦将仪器定名为霓式地震仪。有了地震仪,李善邦继而在重庆北碚又建造了北碚地震台,并于1943年9月起正式记录。这个地震台是我国抗战时期唯一的地震台,从开始工作到抗战结束共记录到地震109次,并将地震记录编成报告,与国际地震资料中心和法国中心等处交换。这个地震台因填补了当时欧亚大陆广大地区的空白而深受国际地震学界的重视。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亲赴北碚目睹李善邦的功绩后深受感动,当场表态愿出力在国外为李善邦申请补助。但李善邦只要求他设法弄点研制地震仪所需的合金钢丝,后来李约瑟果然托滇缅远征军的飞机空运送来。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29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8:56 | 只看该作者
让历史照亮现实和未来      
            擦亮粤东明珠兴宁市名片(二十二 )——兴宁有客家文化最深厚的载体
         而在撤离北平之前的8年,他已凭一己之力让世界刮目相看!是战争让李善邦暂时离开了科学之巅
         故事得从1920年震惊世界的甘肃海源大地震说起。那场地震震级达到8.5级,加之那时的中国国难深重,民不聊生,损失惨重至极。时任北洋政府地质研究所所长的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先生,举国访寻可造之才。经叶企荪教授,李善邦的大学恩师推荐,很快投身翁文灏门下,到北平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报到。此前,其毕业后因军阀混战、时局动荡,只得委身老家广东兴民中学任物理教师
          翁文灏决定让李善邦先去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实习一段时间。在上海的一年多实习岁月,李善邦战胜了外国人的傲慢与偏见,历经磨难掌握了最初的地震学知识。与此同时,位于北平西山鹫峰的地震台基建工程已经完成,地质调查所遂催李善邦回去安装仪器。1930年6月,李善邦告别上海回到北平。
          鹫峰位于北京西郊温泉西北秀峰山麓,时至今日,其与北京市内的联系也仅有从颐和园出发的346路公共汽车,当年之荒凉可想而知。当时的李善邦来到鹫峰,仅仅在荒僻的秀峰山坡上看见一座古庙旁边盖了几间小屋,那就是地震观测室。他最初的印象是“似是世外修行之所”。每次进城只能骑毛驴,而每晚伴他入眠的仅有窗外的松涛阵阵……
          地质调查所当时从德国进口了一台维歇尔式机械地震仪,李善邦仔细钻研说明书,弄懂仪器结构后开始安装,从仪器墩的抹水泥到钻、锉、磨,甚至打铁这种力气活,他一介书生都只能硬着头皮上,横下一条心,放手一搏,经细心反复调试,终于把仪器调活了。1930年9月20日13时02分02秒,鹫峰地震台记录到了第一次地震!这更增加了李善邦把地震事业搞下去的信心。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30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8:5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晶报记者,让我们了解兴宁,不,应该是广东甚至中国,出了个李善邦!但兴宁老乡有多少知道李善邦?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31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21:25 | 只看该作者
让历史照亮现实和未来      
            擦亮粤东明珠兴宁市名片(二十三 )——兴宁有客家文化最深厚的载体
        曾有一位清华大学的学生过来帮忙,由于环境极端艰苦,只干了一年半不堪重负离开了。李善邦却在这里一干七年,除了家眷和一个杂工外,就剩毛驴了。
          苦中亦有乐。耐得住寂寞、生性好钻研的李善邦就此在鹫峰卧薪尝胆,经千难万苦不断摸索,他终于能按照国际标准定期刊印地震记录报告了,同时,他开始发表系列论文。从此,北平西山鹫峰上的李善邦开始在国际地震学界崭露头角。
          1934年秋至1936年夏,李善邦以访问学者身份先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德国波茨坦地球物理研究所研习地震学。在美、德,李善邦结识了许多国际著名地震学家,声名鹊起的李善邦,昂首进入了当时世界地震学界的“VIP俱乐部”。
          中国地震史不能忽略这样一个历史节点——1930年代内忧外患的中国北平西山的荒山野岭里藏着一位世界级的地震专家!
          然而,一切随着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灰飞烟灭,苦心经营7年的鹫峰地震台毁于战火。李善邦只得含恨南下、西进,倘若没有战争,鹫峰地震台今天也许不仅仅是森林公园的一个景点。
            2002年,李善邦百年诞辰之际,中国地震学界、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市政府等部门,联合在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遗址上,举行了李善邦铜像揭幕仪式和纪念册发行仪式。
          由2002年倒数100年,那个农历的九月初一,广东兴宁叶塘镇田心村一户尚可保温饱的农家,一个男孩呱呱落地。
          这一年,慈禧太后首次撤帘露面召见各国使节,张之洞创立湖北师范学堂,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加勒比海马提尼克岛培雷火山爆发,新疆阿图什发生8.2级地震,国际地震学会诞生。如有天意,李善邦在这一年出生。
          李善邦从此在祖父的劝诫下,走上了属于他这一辈科学家共同的探索之路——披肝沥胆的治学态度,以及如履薄冰的科研环境和过程。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32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23:19 | 只看该作者
李善邦是叶塘田心人。。。。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33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07:58 | 只看该作者
让历史照亮现实和未来      
            擦亮粤东明珠兴宁市名片(二十四 )——兴宁有客家文化最深厚的载体
        6、兴宁籍飞虎队老兵彭嘉衡,曾64次驾战机重创日军      
      被授予“优异飞行十字勋章”,带着共有20多个弹孔战机返航,卖房凑钱与病魔抗争……”  
        生前,彭老为治疗白血病接受社会捐助。他治病花去了一部分捐款,对于剩余部分,彭老则想转赠给在山东日照的另一名飞虎队友王延洲。彭老曾立下遗嘱,交代其丧事要从简,把部分遗物捐献给母校。同时,他还希望将部分骨灰葬于父母墓旁。
        彭嘉衡于1921年7月生于印尼,回家乡兴宁一中读书。1944年加入“飞虎队”。在“飞虎队”服役期间,他获得美国空军颁发的“优异飞行十字勋章”。之后,这枚勋章被彭老捐献,保存在国家博物馆。
        国共两党内战时,彭嘉衡奉命驾机轰炸解放区,却在途中把所有炸弹投向江苏高邮湖。         “飞虎队”全称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1941年7月来中国参与抗日,后被编入美国第14航空队。获得美国空军颁发的“优异飞行十字勋章”。中国大陆人士唯一获奖者就是彭勇士。他是兴宁骄傲,也是广东骄傲。”
        (2010-08-24 23:24 来源:京华时报,有删改)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34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07:58 | 只看该作者
2002年,李善邦百年诞辰之际,中国地震学界、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市政府等部门,联合在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遗址上,举行了李善邦铜像揭幕仪式和纪念册发行仪式。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35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3:05 | 只看该作者
愿山歌白云长伴东莞—兴宁产业转移春华秋实       东莞—兴宁产业转移园,沿兴宁西部,即与五华和龙川结合部带状分布,利用旱地和坡地,从南至北点线面相结合。       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发展工业才能解决就业,振兴商业。尤其依托现成生活及服务配套设施,让百姓附近上班,就近照顾家庭。如此自然联动、产城合一模式,貌似起点不高,甚至被视为小家子气,却承先启后,实事求是,更符合中央推进城镇化的精神。      该产业转移园南侧,是新陂镇华新村。该村四处小桥流水,又称侨(桥)乡。弯弯岳桥河对面,近万亩良田一马平川。      解放初,共和国拟在此建大型空军机场,为的是掌握对台作战制空权。因为百多公里开外汕头机场,太靠近海岸。一旦海峡对面战机贴海平面飞来,再拉升偷袭,已来不及起飞应战。      建机场非同一般。这一马平川广阔天地正好在宁江西畔。从高空俯瞰,那东南而去的宁江,好似一条白色的银练。据说极易与烈日下白色跑道混淆,影响战机降落安全。多方权衡利弊之后,最终还是忍痛割爱。      这万亩良田西北侧,就是甘塘村。在并不遥远过去,被称为兴宁北厢。现正处东莞—兴宁产业转移园中央。      甘塘原是一大湖,鱼虾丰美。据长老们回忆,曾数次捕获小猪似大生鱼。他们也不时感叹,年少时下湖捕虾,一个来回就一背篓满载而归,家里吃不完,再倒掉喂猪。后来甘塘水渐干涸,加上宁江河迁移留下的冲积地,才形成一大片良田。甘塘出产疏菜格外鲜甜可口,尤其是萝卜和甘蔗,是兴宁很受欢迎的风味特产。      甘塘曾被视为兴宁第一风水宝地。      华新村正好在甘塘南面。该村本也有一宝地,处于数条小河汇入口。解放前被新陂籍李洁之中将慧眼看中,特请来设计师认真规划,准备精心开发,但因涉嫌占用良田及破坏各屋固有布局,引发群体事件。官司径直打到省会后,传媒未看权钱势脸色行事,反替百姓抱打不平,最终让李将军远见卓识半途而废。      每年冬去春来,甘塘田垅上油菜花开金黄灿烂、紫云英含羞典雅疏淡和蚕豆枝摇曳清新翠绿,风吹草低,在和煦阳光下,爽心悦目。
       未实现机械化耕作农忙季节,此处不时会荡漾悠扬高亢旋律,正是驶牛犁田妇女在唱山歌,对着蓝蓝天空飘过朵朵白云,翻转一片片黑黑泥土,唱去心中苦和悲,唱来脸上欣和喜。这实则是客家“伏尔加船歌”和“川江号子”。       兴宁山歌与梅县齐名,音乐史书多统称兴梅山歌。《南方日报》曾记载,解放前有许多兴宁人在省城从事纺织工作。后成了工厂主人并定居广州。这些老乡退休后,逢月中领工资日,便相约到越秀山唱兴梅山歌,成为广州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兴宁水口镇山歌小调上编排的“杯花舞”,曾多次上京和赴港汇报表演,代表客家民间艺术最高峰。“杯花舞”一鸣惊人,是在1957年。当时作为广东代表团节目之一,参加全国第二届音乐舞蹈大赛,获得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好评。演出后,包括总政等首都解放军文艺团体,特至代表团住地学习。此后,也有一些外地文艺团体,专程到新陂镇采风。该镇是“杯花舞”发源地,1957年上京汇报演出词曲主创者罗渣等,就是新陂中学时称第四中学教师。前述李洁之中将为该校创办人之一。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36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3:20 | 只看该作者
让历史照亮现实和未来      
            擦亮粤东明珠兴宁市名片(二十四 )——兴宁有客家文化最深厚的载体
    抗日英雄廖鸣欧中将在解放前夕黎明前遇害
        1、英烈生平简介
        廖鸣欧,于1902年4月生于广东省兴宁县刁坊镇。幼年时由于家贫,辍学在家,十二岁就随伯父前往马来西亚谋生。后在同盟会会员张杜鹃先生介绍下,于1918年回国进入入云南讲武学堂学习军事,与叶剑英是先后同学。1921年,廖鸣欧毕业后,被先后派到国民革命军李福林部、李济深部、张民达部,历任教练、副营长、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1924年10月中旬,成为叶剑英担任新编团团长的副团长。1925年春,廖鸣欧随师长张民达、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参加讨伐陈炯明等战役,因指挥战斗有功,得到国民革命政府通令嘉奖,被廖仲恺特别赞赏为得力的军事人才。              
      北伐战争时期,廖鸣欧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师任团长兼漳州警备司令。后来,他调任第五军徐景唐部任团长、旅长兼潮梅警备司令,任职期间,恰遇中共领导广州起义失败的部队和湖南起义部队撤退通过潮梅地区。廖鸣欧主动让道,不予阻拦,并亲自前往平远县劝说伍汉屏团长,率部让道,使起义部队得以顺利通过潮梅地区,抵达江西井冈山会师。与此同时,廖鸣欧辖区内中共地下活动也采取宽容态度,海陆丰澎湃领导的农民运动由此得以轰轰烈烈开展。在叶剑英广州起义后,廖鸣欧特从潮汕前往广州探望慰问其母亲。此后十几年间,一直给予关照,直至她去世。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37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5:14 | 只看该作者
让历史照亮现实和未来      
            擦亮粤东明珠兴宁市名片(二十五 )——兴宁有客家文化最深厚的载体
           淞泸战争时,廖鸣欧参加十九路军,在七十八师任参谋长。
        1936年7月,广东军阀陈济棠,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内战。廖鸣欧派人策动在陈济棠部队任团长的黄世途、练习生、张威等倒向余汉谋部,参加反对陈济棠的行动,逼使其下台,由余接任广东省军政大权。廖鸣欧事成后引退,后出任第四军五十九师参谋长。
         1937年七七卢沟桥抗日战争爆发后,廖鸣欧调任薛岳第一兵团司令副参谋长,先后参加过上海战役、赣北等战役。
        1939年,廖鸣欧随薛调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兼耒阳警备司令。后因薛岳产生歧见,辞职返乡。他自已慷慨捐资再通过多方筹资,在家乡建起刁坊中学。廖鸣欧非常重视教育和人才,得到知识界朋友们广泛尊重。              
        1942年春,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偕媳妇经普椿,在中共南方局的帮助下,从日寇铁蹄下香港逃至兴宁县,住在爱国人士罗翼群家里。廖鸣欧随即前往拜访慰问。此间,廖鸣欧和罗翼群倡议和协助何香凝在兴宁举办了书展,义卖筹款支援抗日。并陪同其先后到兴宁一中和龙蟠中学演讲抗日救国,还获得其画作的一幅老虎作为纪念。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38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5:19 | 只看该作者
让历史照亮现实和未来      
            擦亮粤东明珠兴宁市名片(二十五 )——兴宁有客家文化最深厚的载体
    抗日英雄廖鸣欧中将在解放前夕黎明前遇害
         1945年8月15日廖鸣欧应张发奎邀请到广州,担任中国战区陆军第二方面军战俘管理处处长。廖鸣欧对于接收的十三万七千多日军官兵俘虏,其中有少数台湾籍和朝鲜籍人,严格掌握政策,对首恶者从严,对士兵从宽,谨慎地区别对待。仅半年多时间,就将全部战俘处理遣送完毕。当时受降的日军第二十三军司令田中久一,派人给廖鸣欧送去一箱金钱,想收买廖鸣欧,以减轻罪行,当即被廖鸣欧严厉训斥后退回。
      1947年,由孙科推荐,廖鸣欧出任广东省惠阳行政专署专员兼保安司令。1949年,廖鸣欧邀请兴宁同乡罗翼群、李洁之、张村碌、罗梓材等十人在广州小北路共进晚餐,再次商谈联合力量反蒋之事。事后,大家分头进行准备。廖鸣欧派主任秘书李唐俊到香港与叶剑英胞妹叶才英联系。1949年5月,李洁之等在兴梅地区宣告与国民党政权决裂,投奔中共。5月29日,廖鸣欧再次亲自写信并派李唐俊去指导行动。殊不知,李唐俊军统特务,他到香港后即先返广州向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薛岳告密后再返港。6月1日中午,李见到叶剑英胞妹叶才英和中共南方局代表廖仲恺女儿廖梦醒,李假惺惺地将廖鸣欧的信转交给她们。她们看信后,廖梦醒当即答应尽早研究派人前往廖鸣欧处。
       6月3日中午吃饭时,廖鸣欧接到当地驻军邓军长电话,要廖立即前往他处,商量急事。廖鸣欧即前往军部。原来邓早已接到薛岳要邓立即逮捕廖鸣欧并就地处决命令。廖鸣欧抵邓军部后,即遭逮捕。当天下午二时左右,薛岳派去捉拿廖鸣欧的广东省政府参议邓晖抵达惠州。两个钟头后,廖鸣欧就被邓晖和何全标等押至惠州南郊飞鹅领处决。
      195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追认廖鸣欧为革命烈士。1979年6月找到廖鸣欧遗体后,在广州殡仪馆举行了廖鸣欧骨灰安放仪式,叶剑英、廖承志、廖梦醒、杨尚昆和习仲勋等送了花圈;会后,将其骨灰安放在广州银河革命公墓。              
       廖鸣欧一生为人正直豪爽,宽宏豁达,平易近人,为国为民,爱憎分明,无私无畏。他的这些品质,影响教育了他的子女。他的六个子女已成长,现在都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为人民而努力工作着。可他在黎明前遇害,一直让人严重质疑。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39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9:40 | 只看该作者
审贴又慢了?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40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21:13 | 只看该作者
让历史照亮现实和未来      
            擦亮粤东明珠兴宁市名片(二十六)——兴宁有客家文化最深厚的载体
       抗日英雄廖鸣欧中将在解放前夕黎明前遇害     
        被军统出卖和薛岳处决一说,只是文章和句子通顺,但不合常识和逻辑,且与其它史实存在重大矛盾。  
      首先粤军历史上向来对外团结一致,内部虽然不乏斗争,但极少采取杀戳手段。尤其是国民党统治大势已去时,抗日名将,同为客家人且属于典型职业军人的薛岳,杀害“投敌”的粤军手足兄弟,于事无补,于个人无利,逻辑上不成立。
     其次,廖鸣欧被军统秘书出卖也含混不清。廖中将身经百战久经官场,对要害岗位人员的挑选、使用和控制会如此大意?况且不可能由其一人执行这种特别使命。军统秘书如何摆脱随员从香港折返广州再去告密?从如上简介可以清楚地看出,廖梦醒作为中共南方局代表,亲自收下了廖鸣欧来信。那么,军统秘书告密之说即属口头告密。没有真凭实据,不经任何程序和审问,薛岳会这么草率下令直接处死?还指示驻军立即执行?
      廖鸣欧中午被驻军军长骗去,当天下午二小时,省府派去捉拿其的参议抵达惠州,二个钟头押赶处决一说,更经不起推敲。那两个参议是接到驻军电话才赶赴惠州,还是预先已出发呢?若属前一种情形,除非是坐飞机,后者则太过掉儿郎当,与后面的紧张枪杀完全悖论。
      还有一个重要佐证是,1949年12月,人民解放军准备解放海南岛,广东省领导人经请示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派龚楚经香港前往海南策反国民党军海南守将薛岳。龚楚本是红军叛将,薛岳同乡,原广东省北江地区行政督察专兼保安司令。对比廖鸣欧遇害时间1949年6月3日,如果其真的为薛岳下令处死,中共为何还派龚楚去策反呢?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41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21:59 | 只看该作者
让历史照亮现实和未来   兴宁被落后的原因   
        1、交通道路竟相折腰   
        原本贯穿全县南北206国道,被强迁至主城区,江西进入珠三角捷径被切断,兴宁北上南下交通几乎被拦腰斩断,陡然落后数十年。
        2、工矿企业始乱终弃
        企业转制被利益集团暗算,好端端的全省第一大煤矿等被始乱终弃,宝贵的国有资产和资源被巧取豪夺,直接导致数万工人下岗失业,社会诚信体系受到空前绝后的重创,县域稳定基础发生根本性动摇。
        3、商贸内哄自伤元气
        缺乏工业、就业和交通等要素支撑的商贸每况逾下,传统优势丧失怠尽。官商勾结和权钱交易无序竞争,内哄内斗,在自损市场形象的同时,又不断缩小了市场的蛋糕。
        4、文化之乡名存实亡  
        经济落后必然带来文化落后。因为财力极为贫乏,兴宁教师工资长期处于很低水平,与梅州市主城区存在很大差距。导致大量人材流失,文化之乡和足球之乡早已名存实亡。教育水平直线下降。1980年,兴宁第一中学理科重点班,三人同时考上北大和清华。而最近几年,即便全梅州市,每年考上北大清华学生人数,也很难突破该记录,有时甚至“归零”。尤其前些年,撤并农村中小学,导致孩子们上学之路越来越远,学生和家长负担越来越重,引发怨声载道!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42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22:00 | 只看该作者
下面主要介绍兴宁被落后的原因。。。。。

18

主题

846

帖子

1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43
发表于 2013/2/8 23:09 | 只看该作者
下面主要介绍兴宁被落后的原因。。。。。
建雄 发表于 2013/2/8 22:00

這個很重要。不幫助大家瞭解“被”落後的真相,有些人總是毫無意義的駡娘。

16

主题

2075

帖子

27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44
发表于 2013/2/8 23:22 | 只看该作者
了解真相,对病下药很有必要。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45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07:08 | 只看该作者
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正大踏步向兴宁走来!。。。。。。这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气息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46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07:13 | 只看该作者
两次大矿难——兴宁永远的痛      
      2005年7月14日,2005年8月7日,不足一个月内,兴宁煤矿连续两次发生重大浸水事故。其中后一次,人称“8.7矿难”,井下工人全被淹死,绝大部分尸体均未打捞上来,人数达到一百二十多人,悲剧震惊海内外,人称“8.7矿难”,据说其形因是黑心矿主乱采乱挖,违反安全操作规定。这真是事实的全部真相吗?兴宁煤矿开采了上百年,安全系数历来很高,从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为何突然来势如此凶猛?有没有其它可能性?
        在这次兴宁大小矿难前,2005年7月9日,南方日报曾发表专文,披露日寇“8604”部队在广州实行细菌战,把避难所作为细菌试验场,害死省港同胞逾十万之众!兴宁大矿难发生之后,传当时刚履新不久省长黄华华,听到家乡传来的惨讯,失声痛哭,彻夜未眠,几日间头上即长了不少白发!
        “8.7”矿难,给兴宁经济和形象造成毁灭性的最后一击!一个曾经疑聚无数人心血、光荣和梦想,照亮万家点火广东大型国有煤矿,最终落得伤天害理,身败名裂的结局,到底是谁之过,谁之罪?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47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07:15 | 只看该作者
温水煮青蛙的困境   
      首先是大家熟知反右和文革初期,全中国都是知识蒙羞,斯文倒地。兴宁第一中学原校长彭子健,解放前中山大学毕业生,老党员,被打成右派,不断受到各种批斗。
        其次是九十年代被市管。“市管县”,又称市刮县、市吸县。不合理的市管县,是中国社会一个癌肿,大大增加了贪官污吏,不仅背离“郡县制,天下安”千年古训,在宪法中也找不到合理的依据。市管县第一次高潮,是1958年至1965年,也正好是中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全国饿死老百姓不少。河南信阳地区等,更是守着足以养命土地,反而汇演出活活饿死等死悲剧。1982年,市管县再次在全国掀起高潮。
        自从兴宁被市管以来,与广东甚至全国不少县域经济一样,历史更是被倒写,无论物质或精神,不断被服务于“大局”,社会发展越来越不如人意。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48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07:31 | 只看该作者
当年兴宁县委对我们重点中学学生很关心。兴宁是文化之乡,当年更是广东教育的一枝花。县委特供我们每月一斤猪肉。星期六中午,学校就做红烧肉,大家围在一起聚餐,那肉的香味一辈子都忘不了。
     每顿红烧肉要收二毛钱,有次把菜票弄丢了,我壮着胆子问学校总务能否补一张。总务忙把帐款重新核对了一次,一脸高兴说,我运气好,多出了二毛钱,可以补上。那总务瘦弱文静,好象姓张,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身影之一。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49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08:45 | 只看该作者
粤东北龙川、五华和兴宁应抱团取暧        
           粤东北包括河源和梅州市。河源成为新龙头已成定局。龙川、五华和兴宁等人口大县,虽同处客家核心区域,却均被边缘化。发展希望在于自救,即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和抱团取暧。这本来就有天然优势。因为三地山水相连,民风相近,认同感强。
        做大做强龙川交通枢纽中心。龙川汽车站应与火车站无缝联接,立足辐射粤东北。当前尤其要加大老隆、歧岭、华城和兴城公交车运行密度,并紧扣京九线列车南下北上时刻,尽早把客运市场培育起来。
        歧岭华城加快中心镇建设。五华自县城迁出华城后,已从“长乐”变成“特困”近七十年。往事不堪回首,打铁更须自身硬,五华北部须与兴城相互靠拢,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
        兴宁城市规划尽量向华城靠拢。农村人口城市化或是机会,应尽量完善市区配套设施,以积聚更多的人气。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50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08:52 | 只看该作者
      假扮成难民和商人的日本潜伏
        抗战中,兴宁收留了五万多潮汕难民,这其中有后来成为广东省委第一书记,改革开放功臣的林若。他们带来了在田地上绣花的技术,促进了潮客文化经济的交融,可也混杂着个别狼毒的日本特务。这些特务大多为被收买的麻木不仁鸦片烟鬼和好逸恶劳的二流子,出发地多为揭阳等地。据网讯当年揭阳被日寇侵占后,成立了伪政府助纣为虐,四处进犯粤东各地。该伪政府的“故居”,据说就在现粤东国际机场所在地炮台镇。
        在特务的指挥下,当年广东第六战区司令李洁之中将住宅和兴宁一中等地多次被轰炸,。。。
        当年兴宁鱼苗场技术,也被日本间谍盗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6/2 18:59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