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A8 兴宁论坛 兴宁新闻 兴宁人的网络社区

标题: 梅江区金山街道小溪唇社区的好生活让老人倍感温馨 [打印本页]

作者: 兴宁A8    时间: 2012/12/17 10:00
标题: 梅江区金山街道小溪唇社区的好生活让老人倍感温馨
  ● 记者 吴 优 特约记者 曾仕谦 实 习 生 陈家敏 黄玉华
  记者到梅江区金山街道小溪唇社区采访时,社区居委会主任敖莉萍正在打电话给 “三无”(无子女、无配偶、无经济来源)老人钟伯,问刚给他修好的电热灯有没有问题。“在我们社区,‘三无’老人有人管,其他老人有得乐,一些搬出社区住的老人,还经常大老远回来这里参加老人活动,说是舍不得这里的好生活。”敖莉萍自豪地说。小溪唇社区缘何能让老人们如此“难舍”?带着疑问,记者专门走入该社区寻找答案。
  “命是社区干部捡回来的”
  “我这条命是社区干部捡回来的。”今年已经74岁的“三无”老人钟伯对记者说。原来,2008年他突发脑血栓,经医院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半边身体基本瘫痪,且处于半昏迷状态。住院期间,社区干部轮班到医院照顾他。出院时,老人病情虽稳定,但仍然口不能言手脚不能动,以致当社区干部送老人回家时,附近部分居民拦住不让其回来,认为老人无亲人在身边,死了都没人知道,要求送他回医院。见此情况,社区干部主动担起照顾钟伯的重任,每天轮流到钟伯家,给他洗澡、喂食等。
  敖莉萍告诉记者,钟伯意识清醒后,不愿入住老人院,社区便帮他向民政部门申请补助和为他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由护理员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钟伯不能外出,很孤单,社区干部常来这里陪他聊天解闷;平时还主动向我了解钟伯的情况;小区里发放补助物资,第一时间就想到钟伯,天冷还送衣送被子……”钟伯的护理员童姨说。童姨服务过多个社区老人,但提起小溪唇社区居委,她是赞不绝口。
  “联络员”架起老人信息网
  在小溪唇社区,像钟伯这样的“三无”或“类三无”老人还有一些,但他们居住地分散,居委会日常工作多,人手不足,无法全面照顾到这些老人。为及时掌握这类老人的状况,居委会发动老人住家附近社区居民的力量,建立 “联络员”网络,并给老人建档立卡,将老人的信息、身体状况和“联络员”电话都记录在册,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联系上,让老人们倍感温馨。
  在梅州学宫对面开店的杨叔,是社区“三无”老人谢伯的“联络员”。他说,他很乐意接受社区干部的“重托”。“谢伯已经80多岁了,但身体还很硬朗,经常自己骑自行车外出。我叮嘱他,出门经过我店门口时要跟我打声招呼,让我知道他的行踪。”杨叔告诉记者,社区干部隔几天就会打电话给他问谢伯的情况,有什么异常会让他去谢伯家看看,平时有什么信息,也由他转告。“虽然是社区干部托我做这些的,但对我来说,这不是一项任务,而是邻里间的互相帮助。”
  快乐社区让老人“舍不得”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老人生活幸福的标准。在小溪唇社区,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900多位,为了让老人们平时不寂寞、不孤单,社区老人会搭起了“快乐舞台”,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在社区老人活动中心,记者看到,里面摆放着跑步机、乒乓球桌、乐器等健身娱乐设施。老人会会长杨金昌告诉记者,老人活动中心每天都开放,老人们可以随时来活动,每周三、周六,老人会都举行聚会,为大家搭起“快乐舞台”,聚在一起锻炼身体、喝茶聊天、唱歌跳舞,每年年底对积极参加活动的老人进行表彰,激发老人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62岁的李阿姨经常参加老人会的活动,并在这里找到了同样爱跳广场舞的伙伴。她说:“我们经常一起去文化公园、院士广场跳舞,在路上说说笑笑的,彼此交换信息,比如哪里换了新的健身器材,哪里的广场舞换了新花式等。感觉没那么孤独了 。”而社区为老人们营造的融洽友好快乐的氛围,让一些搬离社区多年的居民仍对社区念念不忘。今年78岁的温阿姨几年前搬到嘉应大桥附近居住,但她多年来仍坚持回来参加活动。今年以来,她身体状况不佳,杨金昌劝她在家休息,但她说:“我舍不得大家,平时住得远,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就算来到这里只是喝茶闲聊,我也会觉得自己仍住在这里,感到很幸福!”




欢迎光临 兴宁A8 兴宁论坛 兴宁新闻 兴宁人的网络社区 (http://ms.xna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