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A8网 发表于 2011/2/15 19:41

围绕“一原则三注重”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梅州市委的要求,围绕“一原则三注重”,提高干部选任工作公信度,为推动绿色的经济崛起和建设“工贸新城、人文秀区、绿色兴宁”提供坚强的队伍保证。
    把握一个原则。即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扩大干部选任工作中的干部群众参与程度,具体做到: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参与干部推荐的范围、层次和人数,发动干部群众参与推荐;注重民主推荐结果,凡得票数达不到要求的,不作为考察对象;及时发布干部工作信息,把提拔任职干部的公示环节放在考察之前,接受干部群众的有效监督。2010年,全市共提拔领导干部158名,均严格按照《条例》选拔干部,未出现干部群众反映“带病”提拔或群发不良短信、张贴大字报等现象。
    做到“三个注重”。今年以来,围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满意度,积极探索和创新干部选任机制,做到“三个注重”。
    一是注重向基层倾斜,用好管活干部队伍。(1)优化城乡干部队伍结构。针对我市乡镇干部缺编、市直超编,但出现乡镇干部向市直或附城挤的“逆流”现象,注重基层导向,在干部的使用和分配上遵循一个原则:市直和附城干部提拔使用尽量安排到边远山区任职,新招录公务员安排到边远山区。今年提拔的158名副科以上干部和新招录的50名公务员,大部分分配到边远山区。(2)扩大基层用人自主权。按照“管少、管好、管活”的原则,对股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重新调整,把股级干部的选任权下放给基层各单位,让基层在干部管理和使用上拥有更多自主权。
    二是注重竞争性选拔,扩宽选用人渠道。为搭建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我市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力度,今年公开选拔了20名乡镇党委委员和2名团市委副书记。公选过程中,针对以往容易被干部群众质疑的环节进行了改革创新,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专家评”向“大家评”转变。改变往年局限于组工干部做面试考官的做法,邀请本市“两代表一委员”做面试评委,实现了“专家评+大家评”的结合。二是由重考分向重能力转变。向有实践能力的干部倾斜,对凡任镇机关正股级干部,或获得县级以上表彰的,进行加分,尽量减少“高分低能”干部的出现。三是由少数人选人向多数人选人转变。在公选的最后环节,由竞职对象向全委会进行演讲,市委委员进行差额票决,并当场公布结果。
    三是注重盘活干部资源,加大领导干部交流力度。为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对在同一部门担任正职满5年或正副职满10年的领导干部,进行交流调整。其中,交流方案尽可能做到公平合理,在方案未确定、公开之前严格保密,杜绝说情、走后门现象。今年先后有21名局级单位“一把手”进行了跨部门的交流调整,其中有9名乡镇党政正职交流到市直单位任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围绕“一原则三注重”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