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A8网 发表于 2011/2/10 12:40

蕉岭上下一心的“绿色意愿”

记者 李莹 特约记者 涂永平
  编者按 市委书记李嘉在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梅州的最大优势和品牌。建设客都特色的生态新城、山水秀美的宜居城乡,必须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曾荣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的蕉岭县,最近又连获“南岭生态区生态发展试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美誉。在打响生态牌、造就宜居城乡、造福子孙后代的进程中,蕉岭县创建的生态建设模式给人启迪。本报记者为此走进这片生态绿洲踏山访民,采写了三篇系列启示录,今日起连续刊登。
  在总面积960平方公里的蕉岭县内,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6%,活立木总蓄积559万立方米,是全省最绿的地区之一,也是广东省林业生态最好的县之一。蕉岭县林业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蕉岭有如此优良的环境,关键在于全县上下一心,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有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的共同心愿和一致行动。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一直以来,蕉岭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注重经济与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不懈地探索独具特色、彰显个性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力开展“十年绿化蕉岭”活动,全面推进国土绿化工作,消灭了20万亩宜林荒山;九十年代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活立木总蓄积增加了12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2005年以来,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蕉岭县积极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确立了“环境友好县”发展战略,致力发挥生态优势,建好生态屏障,把蕉岭建设成为青山绿川、蓝天碧水美丽家园。目前该县现有林业用地115万亩,其中,林地112万亩,生态公益林45万亩(其中5万亩正在审批中),活立木蓄积量同比2005年增加62万立方米。
  大自然是最公平的,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勤劳的蕉岭人民深谙这一道理,他们对生命绿意的价值有着更深的理解,从而积极投身到打造美好绿色家园的自觉行动中!县委、县政府领导深深地认识到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动参与绿化美化,描绘出一路绿韵、一片绿洲的生态画卷。近年来围绕 “绿满蕉岭·生态家园”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了“绿满蕉岭”大行动、“创建生态镇村”等活动,突出路边、山边和水边“三边”绿化,大力抓好城区景区景点和城市进出口、主干道沿线的绿化造林和环境综合治理,高起点、高水平地做好绿化美化规划和景观建设。每年至少2次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率领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干部群众一起上山、下乡,走上街头、路旁,种下各类树种。据统计,近年来该县参加全民义务植树的人数达30多万人次,植树400多万株。
  在采访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蕉岭人民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就像是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建设自己的家园一样,融入在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在蕉城镇东山村,村民告诉记者,“山林关系到一个地方的 ‘风水’,是不可乱砍乱伐;损坏山林,必遭报应。”村民还说,不乱砍树木不仅成为村规民约,还是一直流传下来的祖训。在蕉岭境内的原始山林里,参天大树即使枯死在山林,也不会有村民去偷运走,而是任其化作春泥更护绿。在广福镇乐干村,一座几十棵大榕树拥抱的农民公园,亭台楼阁,花园幽径,成了大人小孩休闲娱乐胜地。而这里原是村里的垃圾场,村民们自发清除,捐地扩展,捐款建设,建成了这样一个景观迷人的农民公园。乐干村垃圾场的变迁,从一个侧面体现出蕉岭城乡生态文明新气象。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不仅成为蕉岭人的统一意愿和行动,还牵动旅外乡贤的心。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个旅外乡贤回蕉岭参与造林绿化的动人故事:长潭风景区入口处的燕岌山在30年前是出名的秃头山,当地的旅外乡贤在这里创办了华侨林场,年年捐资,绿化荒山,一分分爱心“感化”了这座拥有1200亩面积的“顽山”。30年后的今天,这里成为出名的绿色葱葱风景山,令人神往。
  痴情青山绿水的“环保大军”,致力于天上清新、地上翠绿。蕉岭大众,读懂了生命绿意的价值,报之以打造生态家园的自觉行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蕉岭上下一心的“绿色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