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gl 发表于 2022/2/24 09:23

一名基层党员的奉献人生!追忆兴宁罗岗镇富强村村干部黄灵

“我管片有一户返乡人员的居家隔离时间还未到,轮到我值夜晚了,24个到期需接种加强针的村民要提醒去卫生院,名单放在我的抽屉里........,我是党员,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能忘了为人民服务。”这是富强村党支部党员、村委干部黄灵同志戴着氧气罩躺在病床上跟富强村党支部书记的最后一次对话。呕心沥血,一心为民的他,终究抗争不过病魔,在2022节前将生命定格在58岁。1964年4月出生于兴宁市罗岗镇富强村的黄灵同志,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作为兄弟中的老大,为补贴家用年轻便外出打工。尽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他始终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常常联系村干部询问家乡的变化。2011年他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家庭的责任,毅然放弃大城市稳定的工作岗位,回到家乡投身于富强村的建设中。作为一名有十年党龄的党员,黄灵自2011年进入村两委班子起,始终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工作中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经常带病工作,以孺子牛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富强村党员群众的信任和爱戴。他是村民心中的老黄牛富强村是罗岗镇产业振兴示范村,村“两委”干部以“朝五晚九”的工作拼搏状态,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为罗岗镇产业发展探索出了新路子,也为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打下了基础,2021年富强村党支部被评为兴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走在富强村甘薯基地的路上,支部书记杨新伟的眼泪夺眶而出,他想起了好同事黄灵同志。他说:“3年前,这里还是撂荒田地,现在在村干部的奋力拼搏下已经铺满喜人的‘绿衣’,但是当初一起打拼的好兄弟却少了一个,黄灵同志真的为这个产业基地付出了很多。”“晨伴朝霞,夜幕星光”。在富强村甘薯产业的起步发展阶段,黄灵便没日没夜地和其他村干部一起“扎”在田里。https://www.xna8.com/UploadFile/ueditor/image/20220223/637812039498058708998688581.jpeg“村上的甘薯产业刚起步时,父亲每天都是干劲十足,跟我说起甘薯的长势,聊起甘薯产业的前景相关话题时便会滔滔不绝,直言这是一个很好的产业发展路子,一定要把握好机遇。那段时间他每天起早贪黑,短短三个月时间暴瘦了12斤。去世前几天,他还打趣我,过年别再送皮鞋了,送双水鞋吧,方便下田。”黄灵同志的儿子说道。https://www.xna8.com/UploadFile/ueditor/image/20220223/637812039500090249427379602.jpeg保洁员丘飞龙回忆道,“我们干保洁的每天都是凌晨5点开始工作,那个时候已经能看到黄灵在甘薯基地的身影了,冬天的保洁工作不好做,他还会经常叮嘱我穿多点衣服,注意保暖”。在他眼里,黄灵待人亲切,处处为他人着想,是个“热心肠”。他是群众心中的贴心人“黄灵最让我们佩服的是,他对村里的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的电话烂熟于心。”村干部杨远辉说道。每次遇到寒潮大雨等极端天气时,他心里最记挂的就是村里的老人小孩,每次都要挨家挨户走访,确保安全之后他才放心回家。“因为事事有回应,所以乡亲们有事也都爱找他。”“一个求助电话,便是一次紧急出动。父亲的手机铃声一直都设置成最大音量,我嫌吵还埋怨过他让他调小声一点,父亲却教育我说,这样乡亲们有事找他才能第一时间听到”。“有天晚上下着雨,父亲刚回到家坐下来吃了一口饭,手机铃声就响了,村民说有个老人摔倒在路边让他去看看,他立即放下碗筷,叫上我一起去。父亲顾不上撑伞,带着我一路奔跑到现场,发现是同村的丘海元老人,所幸老人并无大碍,只不过身上都是泥巴,父亲也没有犹豫,背起老人就叫我一起搀扶好,把老人送回家。”https://www.xna8.com/UploadFile/ueditor/image/20220223/637812039501027746762146549.jpeg“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虽然黄灵同志文化水平不高,但这句话却是他最喜欢跟人说起的诗句。他深知只有急群众之所急,思群众之所思,才能真正增加乡亲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021全年比较干旱,得知鸭池塘自然村的村民饮水比较困难,他便积极奔走,联系当地村民共同清理山塘储水,“那段时间他起早贪黑,全片村民都被他带动起来了,最终解决了群众用水难的问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黄灵事事都为我们考虑,带我们解决了很多困难,就是为他自己考虑得少。”丘田华村民感动地说。他是党员心中的排头兵翻阅黄灵的笔记本,“战时状态”“取消休假”“甘薯基地查看”“交通劝导”“森防巡查”“疫苗接种”“返乡人员排查”等字眼频频出现,本上记着一组组详实的数据和工作安排。在承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时,他主动作为,带头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率先将自家的废弃猪栏厕所等进行了拆除,并积极发动管片群众配合工作,带动了12户群众拆除了400多平方米的破旧房屋。“2020年5月17日,罗岗下了一场特大暴雨,当晚黄灵打电话给我说,河道水面上升很快,他准备前往河堤排查安全隐患。我跟他说,下着暴雨,等多几个干部一起去,比较安全。他说,怕仍有群众出行,而且居住河边的群众还不知道雨势,要先行前往通知。当我们到达河堤时,他已经在长达200米的河堤上拉上警戒线,并连夜叫醒周边30多户群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支部书记杨新伟回忆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黄灵同志始终谨记这句话,积极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疫苗接种的各项工作要求。他主动认领急难任务,当好疫苗接种“接送专员”,在获知居住偏远,车辆停靠难的老屋有多名行动不便的老人需要接种疫苗时,他硬是凭瘦弱的身躯将7名老人背到离老人住所200多米的上车点。https://www.xna8.com/UploadFile/ueditor/image/20220223/637812039502121802870962878.jpeg春节前,珠三角某地再次出现新冠病例,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一下子严峻起来,罗岗镇镇村干部全部都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21日凌晨1点,黄灵同志还跟我通了电话,反馈自主排查出的风险地区返乡人员的具体情况。”镇卫生部门工作人员回忆道。在黄灵连夜加班做好管片村民疫情防控工作的时候,村干部已经发现他脸色比较差,在大家的劝说下,他仍坚持完成工作后才回家休息。https://www.xna8.com/UploadFile/ueditor/image/20220223/637812039502746457823257468.jpeg“那天看他回来后脸色有点苍白,我叫他明天请假吧,休息下。他对我说大排查工作很重要,任务量也大,现在正缺人手,各个村干部都忙不开,我怎么还能给大家添麻烦。过会,杨书记也打电话给黄灵,叮嘱他务必休息下,但也被他拒绝了。”黄灵的妻子说道。21日早上八点多,在过度劳累和突发疾病的情况下,黄灵同志由其家人和村干部紧急送往医院救治。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他是家人心中的擎天柱“父亲是我们家里的定海神针,只要他在家里,就可以把所有家务事都安排得很好,不用家里人操心。不管村上的工作有多繁琐,回来得多晚,父亲第二天早上都会给我们准备好热腾腾的早餐。”“‘要与人为善。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城。多言不如少言,少言不如实干’是他经常对家里人说的几句话,”回忆起跟父亲的点点滴滴,黄灵同志的儿子难掩悲痛。在邻居们的心里,黄灵是一位负责任的父亲,更是一位老实忠厚的乡亲。在与人相处中,他总是不计个人得失,热心帮助邻居,给周围的村民树立了好的榜样。2021年12月孙子出生了,家里人劝他从村干部职位上退下来享受天伦之乐,但他却放不下刚起步的产业,松不开挂念着群众需求的神经,仍然干劲满满地谋划好每天的工作任务,照看甘薯基地,入户排查返乡人员,轮班管控居家隔离人员,检查垃圾清理和运载情况等,正如入党誓词所说,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他做到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黄灵同志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榜样,他对党忠诚、不懈奋斗、夙夜在公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勇于担当作为,在新时代的征途上砥砺前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名基层党员的奉献人生!追忆兴宁罗岗镇富强村村干部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