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gl 发表于 2021/11/5 08:57

华农科技特派员团队走访兴宁水口,开出乡村振兴良方

10月27日,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组织专家团队,到梅州兴宁市水口镇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活动。应天河区驻水口镇工作队的邀请,本次专家团队由油茶专家黄永芳、规划专家李晖、病虫害专家陈晓胜、林下产业专家吴永彬等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下乡帮扶活动。https://www.xna8.com/UploadFile/common/html//2021/11-05/ea0f111e-9d04-4743-afcd-cd2c70b1e20e.png专家团队到兴宁市水口镇开展科技帮扶。水口镇有油茶种植加工和食用的传统,目前全镇的油茶种植面积有4000多亩。璜江村有2000多亩油茶,总产量五六十万斤,目前正是油茶集中采摘的季节。在油茶种植园,黄永芳从茶果的采摘、摘果后茶树的修枝整形、油茶施肥的时机、肥料种类的选择,病虫害防治,到油茶新优品种的推广种植等,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现场示范了修枝塑形和施肥等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以确保明年油茶树的开花率和坐果率有明显提升。https://www.xna8.com/UploadFile/common/html//2021/11-05/e275b6ae-f9a8-4304-b342-8fe4ea78f0a4.png黄永芳教授指导油茶种植。吴永彬则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节省劳动力出发,提出在油茶林下间种南药或养殖家禽,实现“以种(养)代管”,增加收入。并提出利用油茶园区路网,边角地,种植各式茶花、红花油茶、金花茶等茶科植物来美化茶园环境,打造“茶文化”,实现种植业与旅游观光、自然教育相结合,走文旅教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在油茶园现场,当地种植户在听完专家的指导后,纷纷夸赞“华农大的专家接地气,真正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https://www.xna8.com/UploadFile/common/html//2021/11-05/dbb5a63a-862a-4091-91d1-d1178ed4d816.png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在现场调研10月29日,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在驻镇工作队的陪同下,到光夏村参观了刘光夏革命烈士纪念馆和兴宁市党史教育馆,并在村委办公室开展座谈交流。专家组一致认为光夏村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同时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目前是广东省红色村党建工程示范点,基础好、底子厚,可以深入挖掘红色革命基因,美化绿化村容村貌,保持村里环境整洁卫生,打造成为兴宁市乃至全省乡村振兴的红色美丽乡村样板。https://www.xna8.com/UploadFile/common/html//2021/11-05/016916b7-d14d-4a53-979d-ea46f2e137f4.png团队在光夏村参观兴宁市党史教育馆。10月27日至30日,专家团队一共走访了璜江、光夏、宋声、共寨、水洋、洋新、盐米等村片区,深入田间地头,与种植户、村干部深入交谈,宣传我省实施乡村振兴的政策,宣传华南农业大学在我省实施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根据四天的调研,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对水口镇有了初步了解,认为兴宁市水口镇农业基础好,在柚子、油茶、稻米、肉鸽、蜂蜜等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可以在这些传统产业方面加大力度,当务之急是树立品牌,打造名牌。在积极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方面,专家团队认为,油茶、柚子、蜂蜜等有一定规模的农产,要积极与省内科研院所对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帮助村集体发展加工产业。此外,应抓住教育部最近颁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把劳动教育、自然教育融入水口镇的种植园、加工厂、林区等,贯通种养、加工、文化旅游和教育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互联互通,促进乡村振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农科技特派员团队走访兴宁水口,开出乡村振兴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