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得兴宁 发表于 2018/10/22 16:58

0从台商投资打造建设田园综合体之乡村振兴路的思考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为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兴宁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2018年8月14日,我们会同兴宁市民革、兴宁市台联就“如何更好发展兴宁乡村经济”课题到龙田镇进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兴宁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一)据2017年兴宁市农村经济基本情况调查统计:全市总农户数23.3021万户,其中纯农户10.5263万户;农村总人口数97.9192万人,其中劳动力数为52.2439万人;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为242.286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有38.7527万亩。全市315万亩土地,坡度在25度以下的宜垦面积占73%,土地资源充足。基于兴宁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环境特征,发展农业潜力无限。(二)兴宁市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区域来看,农村内部发展不平衡,在许多乡镇特别是区位条件差和交通不便的偏远农村,伴随人口外流严重问题的是:乡村全面性的深度衰退。村庄空心化与土地荒芜、粗放经营、产业萎缩在同一区域同时发生,在空间上完全重迭,与相对发达区域新农村建设(龙田)所实现的深刻变化构成巨大反差。就现实来看,农业劳动力特别是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年主要还是选择离乡进城就业,严重失衡的劳动力流动方式依然未能逆转,这一发展态势事实上是在从根本上损伤现代农业的发展根基,“谁来种地”成为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并且,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进一步拉低了农业劳动力的教育水平,而自给性的农业生产取向使老龄劳动力缺乏有效技术需求,对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持保守态度,“如何种地”面临严峻挑战。目前我市大多数地方都还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经营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的竞争。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必须调整生产结构,制定符合市场变化的经营模式(一)田园综合体模式。在“二镇八村”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的金星村——兴宁市米台牧农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台商投资)打造的“田园综合体”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该项目总体规划面积约为300亩,分二期打造:第一期打造田园综合体核心引导区,共计80亩地,计划投资人民币1000万元,以原国民党将军廖慷的“健庐”为核心建筑,里面有管家式特色民宿,台湾及客家特色餐饮,红酒雪茄吧,文创、当地特色、上海怀旧商品等,让游客在此体验老上海风情。第二期主要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目标,计划投资人民币3500万元。包含了农产品初级加工观光工厂,高经济价值农作物展示区域,育苗组培实验室,创意农业馆、太空农业馆、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教育基地等。是一个集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乡村旅游、家庭度假、教育实践、亲子互动体验的田园综合体。(二)兴宁市发展田园综合体的优势。1、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小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田园综合体规划的侧重点:更加综合强调主导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乡村田园小区建设以及农村集体经济、村民的共同参与和就业增收的一体化规划。2、基于新陂叶塘、永和、大坪、石马等镇都在打造特色小镇,有条件采取“农业+旅游+文化”进行产业融合,加入独特的客家文化体验,组织周边特色农产品,借鉴“田园综合体”模式,升级传统农业,通过“生产、生活、生态”和“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实现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等兼复功能,推进乡村经济振兴。再如以水口镇宋声狮子岩景区为中心,辐射周边10个行政村区域,整合景点、红色苏区、生态种植、当地农产品供应、农产品深加工等吸引梅州汕头游客前来消费;在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可通过筹办花灯文化节、游客体验花灯制作活动等,充分挖掘花灯文化,让游客体验客家文化的特色魅力,打造集生产、加工、销售、休闲度假、网络购物于一体的客家特色综合体;在明珠养生山城,1000多亩的黄蜂窝茶山上种植有奇兰、黄金桂等兴宁名茶,可以适当发展“旅游+茶文化”,在茶叶基地进行兴宁单枞茶采摘制作体验和购买等一系列服务,打响兴宁单枞茶品牌;在玖崇湖温泉度假小镇,突出温泉养生休闲价值,形成温泉休闲中心、温泉会议酒店、温泉养生地产等特色品种,实现整体开发价值的最优化。在其它乡镇同样可以借鉴生态循环农业或者农业+旅游+文化,建设民宿等,吸引游客吃住玩一体化,提高当地农业产业水平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三、加快兴宁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一)结合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采用田园综合体模式,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外出务工农民、在外乡贤回乡发展现代农业,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科学发展。(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抓一批村级经济发展试点项目,找准路子,以资源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服务换创收、以出租换收益,采用多元化发展战略。(三)稳定土地承包权延长30年不变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全面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契机,依法促进土地有序流转,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四)加强规划布局。建议市政府研究制定田园综合体发展规划,根据自然景观、村庄条件等,明确重点发展区域,充分考虑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形成目标明确、布局合理、定位科学、特色鲜明的发展规划。可通过村统一经营、村民自主经营或引入工商企业主体等多种模式进行开发,突出民俗活动、农业体验、休闲娱乐、健身养老等不同主题,打造适合不同消费者群体、多层次、多元化的田园综合体系。乡村兴则国家兴。我国农业人口依然占大多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乡村振兴已势在必然。然而,建设发展乡村任务艰巨而且繁重,事关国家未来之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应给予高度重视。当前,乡村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程度低、人才流失严重等等较为突出,一系列的问题成为乡村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为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振兴我市乡村经济,亟需大家集思广益,同心同德建设美丽兴宁,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者:兴宁台办主任张国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0从台商投资打造建设田园综合体之乡村振兴路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