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民心 发表于 2018/8/17 21:49

转发:医师节专栏——品德医术俱优才是人民的好医生

原标题:用仁心妙手为职业代言 ——记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李毅忠和他的四个患者记者 张婧见到李毅忠时,他刚刚做完一台手术,好几本专业书籍摊开在办公桌上,为教学查房做准备。从一个毛头小伙子到年近花甲,市中医医院肛肠病医院院长李毅忠对医学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一直在一线与患者打交道。在他看来,当医生就像“打游戏通关”,要不断克服各种技术上的难题,挑战疑难病症,还要守住原则和底线。在采访中,他讲述了自己和四个患者的故事。1987年夏天,刚刚结婚的李毅忠还在骨科工作。一个15岁的女孩因为骨肿瘤做了上肢截肢手术,在一天晚上突发高烧,病情严重,急需输血。输血的费用是37元钱,然而女孩的家境不好,一时半会儿拿不出来。情况紧急,李毅忠便回家取了40块钱,悄悄拿给女孩的家人。这40元几乎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患者家属后来把钱还给了我,这也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不过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觉得救人要紧,钱可以先垫着。”作为医生,年轻的李毅忠在骨科如饥似渴地学习,提升专业技能,而抛开这个职业身份,李毅忠做出的选择既是人之常情,又是颇为不易的。1998年夏天,科室收治了一名气性坏疽患者,由于病情严重,需要手术。“他只带了500块钱,我当时也是救人心切,因为他的情况如果不积极处理就有可能引起败血症,很危险,所以我就签字担保,之后进行了手术,让他住院治疗。”患者慢慢恢复,却怎么也补不齐剩下的治疗费用。患者的姐姐告诉李毅忠,弟弟是一个吸毒人员,家里已经一贫如洗了,实在是拿不出钱来。随后,两个人悄悄从医院离开。在之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医院每个月从李毅忠的工资里扣除50元,直到补齐所有费用。这样的情况,每个医生都会遇到,李毅忠告诉记者,如果在科室允许的范围内,会尽量争取减免费用,但是这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之后再遇到这种情况,你还是会把治病放在第一位吗?”李毅忠没有否认。2004年,李毅忠接手了一例重度直肠粘膜脱垂的病患。患者和妻子长期在北京务工,夫妻俩告诉李毅忠,之前去北京的医院咨询,费用很高,而且医生没有太大的把握能完全治好。“我花了一个礼拜查资料,设计方案,把所有的论文、资料直接拿给家属看,给她解释,告诉她这牵涉到3个手术,所以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李毅忠说,“这样的手术我做过很多,但是这么严重的是第一次。”在反复的商讨和沟通之后,患者选择信任李毅忠,准备接受手术,并且还找到他要“表示表示”。李毅忠拒绝了,他告诉对方,手术做完之后要禁食,后期还要补充营养,用钱的地方多,这钱就拿回去吧。对李毅忠来说,拒绝患者的红包并不难,难的是手术中面临的压力。整个手术持续了近3个小时,并且在术中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一直到术后半个月,患者完全康复,没有感染和出血,李毅忠才放下心来。出院的那天,夫妇俩来到李毅忠的办公室双双跪下表示感谢。而李毅忠说,他也感谢患者对自己的信任。“这么严重的病我给他治好了,自己也有一种成就感。”这个病例他一直保留着,也是从这个患者开始,他开始大胆尝试做重度直肠粘膜脱垂手术。李毅忠讲述的最后一个患者是在2011年春天收治的,那是一个很严重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是他“以前从没见过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儿子在厦门工作,所以此前就在厦门找医生看过,得到的结论是,手术难度很大。问李毅忠有多大把握,李毅忠也坦率地表示,过去治好了不少例,但的确没见过这么严重的。与此同时,由于长期在高压下工作,李毅忠正承受着心脏病的折磨,一边吃药一边工作,科室的同事也不赞成他做这个手术。“但是我爱挑战,越难的病我越想治好。”李毅忠说,自己的信心还来自于当时承担的“多开窗挂药线对口切除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周脓肿”科研课题,从科研中,他也吸取了不少经验。这台手术很顺利,当年4月21日的《安康日报科教周刊》还刊登了一篇《罕见高位复杂性肛瘘取得新突破》的文章:“多开窗挂药线内口切除引流术结合术后中西结合对症治疗,是市中医院肛肠科独创的治疗全蹄铁形高位复杂性肛瘘疾病的又一重大突破,达到国内肛肠领域治疗全蹄铁形高位复杂性肛瘘疾病的领先技术水平。”“虽然自己的心脏病很严重,但是想到自己能够把患者治好,就觉得很欣慰。”李毅忠说。虽然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现在已经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虚实挂线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但是李毅忠依然有遗憾,他说在自己40岁左右的时候,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去进修,导致现在科室不能开展结直肠癌的手术,这让他感到很惋惜。在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市中医医院推荐李毅忠参评陕西省首届中国医师节优秀医师。他表示,这个节日的设立是对医生的关怀,也是一份责任,一个好医生应该是医德高尚、医术精良的,目前行业里出现的一些有悖医德的情况,既与个人的价值观有关系,也和医疗投入、监管程度有关。“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是孙思邈《大医精诚》里的一段,也是李毅忠脱口就能背出的座右铭,他说从学医开始接触这篇文章,就一直被感动,也一直以此为行为准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发:医师节专栏——品德医术俱优才是人民的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