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A8 发表于 2013/5/15 10:14

开发商伪造2300万拆迁款 被追要钱时无奈道歉

停工近一年的滨江大厦目前才建到第四层,工地内还晾着工人的衣服
  5月13日,我市媒体上出现了一则耐人寻味的道歉声明。
  道歉者是一家房产商温州峰邦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峰邦公司”),道歉对象是苍南县龙港镇方岩村的八位村民。声明称,龙港镇方岩村旧城改造需发放安置补偿款,而蒋仕省、李其峰、金成泼、李绍克、李昌平、孔万川、戴安宇、徐孝组八人在龙港滨江大厦用地范围内没有房屋及土地。峰邦公司在此情况下,却将他们八人列为发放安置补偿款共计23292650元的对象,事实上该八人从来没有与峰邦公司签订过任何合同,也没有领取过分文安置补偿款。
  这是怎么回事?昨天,记者进行了调查。
  一纸诉状
  引出伪造拆迁补偿表
  昨天下午,记者在龙港镇江滨路与方岩街路口看到,于2009年6月份开工的滨江大厦目前才建到第四层,停工近一年的工地内还晾着留守工人的衣服,而该大厦的主体原计划应于去年10月结顶。
  “道歉风波只是不小心暴露的冰山一角,在两届村委会和开发商的利益纠葛清晰之前,安置估计还要再等等。”一位拆迁逾六年的村民说。
  龙港镇方岩村村主任徐孝丹介绍,2001年,龙港镇方岩村和温州万兴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峰邦公司前身)签订协议,联合开发龙港镇滨江大厦项目。该地块用地面积约14亩,规划将建造两幢32层的商住两用楼。但在开发过程中,峰邦公司和村委会因开发权属问题产生纠纷,导致项目进度受阻。
  2011年,换届后的方岩村村委会认为前任村委书记高某在同峰邦公司的协商中存在个人私利,侵害村民利益,遂向苍南县纪委举报高某,同时一纸诉状把峰邦公司告上了法庭。之后村委会同峰邦公司因此事反复纠缠。
  今年4月27日,苍南县法院再次开庭审理。当天,作为被告的峰邦公司向法院提交了一份《龙港滨江大厦拆迁汇总表》,以证明公司已向村民支付了安置补偿款。
  然而村民们惊讶地发现,在这份汇总表所附的拆迁货币补偿明细表中,竟有蒋仕省、李其峰、金成泼等八位和拆迁地块无关村民的名字,而所列的拆迁地址也子虚乌有,合同总金额更是高达2300多万元。
  为表清白
  八位村民要求登报致歉
  “村民们本来就认为滨江大厦在开发中有猫腻,现在突然出现我们的名字,别人会怎么想?”村民金成泼说,得知“被补偿”的情况后,4月28日,他和另外的村民一同找到峰邦公司董事长杨和平。杨和平表示歉意,称是工作人员失误,向法院提交了错误的汇总表,但拒绝公开道歉。
  此后几经交涉,峰邦公司同意登报向八位村民致歉。登报内容是由村民拟定的,峰邦公司确认盖章,并提供了刊登广告所需的相关证明。
  声明中称,八名村民此前对此毫不知情,拆迁补偿名单系公司伪造,因此登报向村民道歉,予以澄清事实并恢复名誉,同时表示将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
  但登报致歉并没有完全冰释村民的疑问。村民蒋仕省说:“应该拿出调查证据,还我们清白。”“就连登广告的钱还是我们垫付的,发票还在。”有村民称,声明里提到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也迟迟得不到兑现。
  峰邦公司称错拿作废名单
  苍南房管表示伪造名单不可能通过
  昨天下午,杨和平承认道歉声明出自峰邦公司。那么,为什么名单中会出现这些人的名字呢?
  杨和平表示,这份被提交到法院的假名单系该公司负责滨江大厦项目拆迁工作的一位金姓工作人员拟定。“当时项目在拆迁过程中遇到很大阻力,有些拆迁户漫天要价,拆迁补偿工作迟迟不能完成。” 杨和平说,2011年,因申领房产预售证需要提交拆迁补偿汇总表,金姓工作人员情急之下将几户未谈妥的拆迁户用其他无关村民名字来替代,于是出现了八人“被补偿”的情况。
  杨和平称,他之前发现此事后,已经删除了不在赔偿范围内的八位村民,将正式名单交给了苍南县房管局备案。但那份伪造的材料却留下了,工作人员不清楚情况错将作废名单拿给了法院。他称一周内将把广告费还给那八位村民。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他表示“再商议”。
  “伪造的名单不可能通过审核。”苍南县房管局房地产市场监管科负责人缪姜国告诉记者,开发商所拟的拆迁户名单提交之后,需要经过属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多重审核,仅靠改几个名字是无法拿到预售证的。对于最终提交的名单内是否有这八位无关村民,缪姜国表示需等第二天调取档案查询。 见习记者 谢树华 文/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开发商伪造2300万拆迁款 被追要钱时无奈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