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nnews 发表于 2012/3/18 11:01

高产竹稻墙内开花墙外香


  在不久前的《韶关日报》上,有这样一条消息:在竹稻试种成功的基础上,仁化县计划在全县推广种植竹稻;目前已成立了丹霞山章美竹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村为单位实施订单农业,由合作社和村委会或镇政府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免费送稻种给农户,晚造每亩保产干稻谷400公斤,保护价收购为每担190元。在这条消息中还有这样的介绍:竹稻是由梅州“竹稻之父”钟章美老人集一生心血孕育的水稻优良品种,是把竹子的基因转入水稻的基因里杂交出来的一个新品种,竹稻具有竹子的抗旱、抗倒伏、抗虫病等优势,具有高产、稳产、米质柔软富有韧性的特点。
  时值春耕生产时节,梅州的竹稻发展得怎么样了?记者日前来到蕉岭县矮岭村的竹稻研究基地和兴宁市凉伞村竹稻种植点进行采访。
  有突破高产与优质兼顾
  到蕉岭县新铺镇矮岭村的竹稻研究所采访时,76岁高龄的钟章美老人正赤脚在水田里撒播稻种。见到记者他高兴地说,经过近几年来的潜心研究,竹稻有了很大的突破,解决了普通水稻高产和优质难兼顾的矛盾。他育出了两个表现优良的新品系,不但产量很高,米质也非常好,其中蛋白质含量更是比普通稻米高出很多,目前这两个竹稻新品系正在进行大田生产试验。
  据钟章美介绍,竹稻新品系白香米抗性很突出,在一些稻瘟病区试种表现都很好(如左图)。在兴宁及韶关仁化县等地以订单农业的形式进行大田试种,亩产普遍超过500公斤干谷,高的亩产超过了600公斤,很受农民的欢迎。白香米的香型突出,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白香米蛋白质含量达11.4%,其它优质稻米蛋白质含量高的也在8%~9%之间;并且它富含硒等微量元素。该品种目前已申请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另一个丰产竹稻品系目前已繁育到第十一代,每穗重超过了7克,一般超级稻每穗重才5克左右;小区试验1平方米产量达到1.65公斤,折算亩产超1000公斤,大田试种测得亩产850公斤。仁化县农民试种亩产在750公斤至800公斤之间,产量完全不输杂交超级稻。该品系竹稻茎秆粗壮,根系非常发达,抗倒伏和抗旱能力非常强,还有很强的再生性,再生季亩产能达到1000多斤。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稻米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3.4%,远高于普通水稻,同样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吃起来口感也很好。还有竹糯稻亩产也达到了1300多斤;此外他还正在与广东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丰博士合作培育杂交竹稻。
  有成绩竹稻扶贫显效益
  去年以来,竹稻在扶贫开发“双到”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增收效益。在兴宁市凉伞村,广州市司法局“双到”扶贫驻村工作组计划今年帮助村里把竹稻白香米种植面积扩大到500亩。
  村民陈红娇告诉记者,去年她种了5.8亩竹稻白香米,稻谷交回给广东竹稻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回收,每亩收入增加了800多元。“这么好的价钱我们自己都舍不得吃,纷纷交售给公司。今年我决定多租点外出打工、没有劳力耕种的人家的田,种9亩白香米,这样我在家种粮收入也不会比外出打工差了。”她笑着说。
  去年在梅州市 扶贫 开发“双到”办的牵线搭桥下,广州市司法局“双到”扶贫驻村工作组与广东竹稻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引进竹稻白香米,扶持凉伞村村民种植了350多亩,稻谷由公司及村委会以每斤高出普通稻谷0.8元的价格回收,村民每亩增加了700元至800元的收入。同时,村委会回收的6万多斤白香米由驻村工作组推销到广州市司法局的机关里,受到职工们的好评,而村集体又增加了一笔收入。
  钟章美的儿子钟献铭是去年注册成立的广东竹稻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今年早稻该公司计划结合扶贫 “双到”工作,在梅州种植600亩竹稻,在韶关市仁化县种植500亩竹稻。
  有无奈仍在“深山”人未识
  1966年,梅州农校植保专业毕业的中专生钟章美在海丰县农科所工作时,怀着“唯愿天下粮满仓”的心愿,开始独力研究用青皮竹与水稻进行超远缘杂交这一世界性科技难题,他用40多年的时间,以坚韧的毅力克服了科研上的种种困难和常人难于忍耐的寂寞,培育出了“竹稻”。2007年,以钟章美为首完成的《竹子与水稻远缘杂交研究》获梅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我市农业类的首个科技进步一等奖;《竹子与水稻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获梅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钟章美因此获得了“竹稻之父”的称号。
  在钟章美家屋后由菜地改成的竹稻试验基地里,钟老先生指着地里稀稀拉拉的稻茬笑着说:“这里面有很多宝贝,再生竹稻、杂交竹稻等都在里面呢。”他告诉记者,目前他的这个小小的试验基地里,正培育着两百多茬竹稻,他要不断从中选育出表现优良的品种来。“但是我老了,一只耳朵听力不好,记忆力也大不如以前了,精力和体力也很有限,只靠我自己研究太慢了。”他说,目前他的研究重点是培育杂交竹稻和再生竹稻。“让农民种田不再那么辛苦,收入多一点,让天下粮满仓,我一辈子的心愿仍然没有变。为了这个目标,自己辛苦点累点,心里都是快乐的。”钟章美说。让他苦闷的是竹稻做出来了,却得不到权威科研机构的承认,也得不到政府的帮助,以致竹稻不能尽快得到开发利用,造福农民,造福社会。“专家也来过不少了,看过之后都说竹稻好,但最终都不了了之。”钟章美无奈地说。目前竹稻还是他一个人的个体科研项目。如何打开困境,加快竹稻的科研,让竹稻尽快走出矮岭村,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让一辈子只会埋头搞科研的钟章美老人感到很困惑。
  由于力量有限,钟章美保存研究材料的方法十分简单,各个时期的水稻标本 就挂在他 家三楼两间小房子及楼道口的墙上,以及堆放在纸箱里,不同的谷种用几十个矿泉水瓶子装着放在一个木柜子里。他告诉记者,过去住在老房子里,一次洪水过后,保存在老房子里的许多标本和记录等都被浸泡了,造成部分研究材料缺失。
  钟章美的一家人都是他的科研帮手,他的儿女们用打工的收入支持他的研究。他的儿子钟献铭告诉记者,为了进行大面积表征试验,他要以保证亩产不低于800斤的承诺请农民试种,每亩还要预交200元的保证金,100多亩地光保证金就得预交2万多元。资金短缺,今年他只在矮岭村租了20亩地做试验田。
  “竹稻尚未成功,决心加倍努力!”3年前在采访钟章美时,记者就见到了他退休时写在门后的这句话,今天这些字仍然在那里。钟章美说,这将时刻激励着他加倍努力进行竹稻研究。(陈潮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产竹稻墙内开花墙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