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nnews 发表于 2012/3/11 11:50

五华安流镇中心卫生院服务百姓见闻

  近年来,“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幸福的生活”成为群众共识。在当前的医疗体制下,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广大群众最直接、最快捷也是最实惠的医疗保障基础。这些遍布农村的基层卫生院办得如何?带着这个话题,本报记者日前专程前往地处边远、覆盖40多万人口的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卫生院采访。
  步入南临安流河的这间中心卫生院,只见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现已停用的一幢低矮破旧的“砖瓦业务房”,已被高高的院道、西左面办公楼和东右边的住院大楼掩盖得几乎只见瓦顶了。
  门诊大楼一楼新改造增设的“急诊科”住着患脑中风、脑血管硬化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几名老者病人,中心供氧系统在为患者提供吸氧时发出 “叽里咕噜”的小气泡声;首诊值班医生和护士正在查房,认真而细致地询问了解病情,叮嘱注意事项,置换着静脉注射药瓶。在新住院大楼儿科病房,好几名因上呼吸性疾病得肺炎的患儿正在输液。医生介绍,一名姓胡的周岁半患儿住院治疗3天就基本康复,观察1天后就可出院了。患儿的父母对记者说,医院的规章制度十分健全,医护人员认真负责,收费合情合理,住院3天总医疗费用不足300元,加上“新农合”即时报销,就用不着上百元了,这是真正的我们老百姓的医院。在手术室无影灯下,一台乳腺手术正在进行……外科病房,一名20多岁的男青年头上裹着白纱布,左脚打着固定石膏。一旁陪护的患者 父亲对记者说,10多天前,他儿子因车祸造成严重的脑外伤,通过卫生院的急诊“绿色通道”得到了及时救治,要不是卫生院新开了颅脑和骨科,年纪轻轻的儿子很可能有生命危险。说着,他向前来看望的院长和医生护士深表感谢。
  省糖尿专委会委员、副主任中医师、安流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徐光华,边带记者参观边接受采访。记者在医院现场了解到,近年来,医院改变思维方式和创新发展之路,努力改善边远山区群众的就医环境,纾缓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困扰,加快人才建设和医疗业务发展步伐,为当地群众提供全面、快捷、安全、有效、较廉价的医疗和健康保障。先后新增设了急诊科、颅脑外科、肝胆外科、肛肠外科等大科室,投入1200多万元购置了CT机、DR机等一批大中型医疗器械和检验设备,主动走出山门“外引内培”增强医技护综合实力,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市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建立技术协作关系。据介绍,该院辐射带动了全镇村级站所的诊疗水平提高,直接吸引了周边棉洋、龙村、梅林、长布、华阳、周江等南部群众前来就诊。去年门诊人数达到2.3万多人次,成为全市镇级卫生院门诊人数最多的卫生院。
  据了解,该院基本解决和纾缓了危重特别是急诊患者上送的难题,为患者赢得了时间,使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有效的医疗服务,还节约了诊疗经费。去年“8·17”紫金车祸抢救中,该院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全院动员投入急救,使车祸伤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稳定了伤情,受到了上级的表扬。据不完全统计,自近年开展新的医疗、急救(诊)和检验项目以来,为300多例需上送诊治的病人共节约费用60多万元。这些都是该院近年敢于改变,善于发展,积极主动开展新项目、新技术带来的结果和效益。
  记者即将结束这次山、边、远的最基层卫生院采访时,徐光华指着靠北面的空地为记者描绘了医院发展的蓝图——随着诊疗人数增加,目前的150张病床已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今年至明年要拆掉“老瓦房”,新建一栋住院大楼,将住院病床数扩展到200张以上,还要引进诊疗人才,扩大业务范围,新开展10个以上医疗保健项目,新成立5个以上诊疗专科……(梅州日报记者 罗渊宜通 讯 员 彭干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华安流镇中心卫生院服务百姓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