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528 发表于 2011/9/25 21:56

温柔滴纠正孩子坏习惯

温柔地纠正“坏行为”你可能认为,当孩子犯了错,父母就应该严格管教,才能帮他养成好习惯。但是美国心理协会会长Alan E. Kazdin却仍然坚持,在纠正“坏行为”的过程中,一切惩罚手段都是无效的,只有让孩子不断重复“好行为”,同时得到父母有针对性的表扬才能让他越来越“合作”。在学习温柔地纠正不良行为前,请先来看看何谓“不温柔”,不是说教,更不是体罚,但它们同样可以被归到“变相惩罚”一类,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下面两种方法都是经常使用并为父母所称道的。变相惩罚,没伤害也没效果面壁思过让孩子做错事后冷静一下确实有好处,至少它不会像惩罚那样带来副作用,但在端正孩子的行为方面,收效甚微。父母应该在孩子情绪平复后,告诉他为什么抢别人东西或者说脏话是不好的行为。但即使当时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下次碰到类似情况时,他还是容易犯错。因此,给孩子制造机会,让他表现出合作和诚实的一面,并及时称赞他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让他承担后果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任看似非常合理,但本质上它仍然是一种惩罚,难以纠正不良行为。看见孩子在墙上涂鸦,你一定会气疯的,但这时并不是教给他“爱整洁”的道理的好时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立即制止破坏行为,然后告诉他错在哪里,但别指望他能听懂这个道理。关键在于,等过几天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带着他一起在纸上画画。之后夸他说:“真像个大孩子了,能在纸上画出这么漂亮的画。你能再画一张吗?咱们可以把它贴在墙上。”温柔的纠正:鼓励和赞美,让孩子记住“好行为”为什么赞美更有效研究结果表明,让孩子合作的唯一方法是肯定他的好行为,受到肯定后,孩子一般会愿意多次重复这种行为。比如说,如果你想培养孩子分享的品质,在他递给玩伴自己心爱的玩具时,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词,“能把你最喜欢的小熊给姗姗玩,真是太大方了!”慢慢地,和朋友分享会成为他的一种习惯。相反,当你强迫他和别人分享玩具时,也许他当时会屈服,但下次碰到同样的事情,他仍然会拒绝。称赞的技巧使用夸张的语气称赞他。也许你会觉得这样很傻,不过从实际效果来看,“你太棒了”比“真好”确实更有效。有针对性地表扬。泛泛地夸“真是好孩子”不如再加一句:“儿子你真懂事,都会自己收拾玩具了。”肢体接触。给孩子一个拥抱或亲吻也很重要。奖励。在强化好行为的前几个星期,可以承诺给他一些奖励,这不是为了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而是强化父母对孩子好行为的肯定。无需过度表扬。当你发现孩子已经很少犯某个错,渐渐养成了自然而然的配合习惯时,你就可以慢慢减少这类表扬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温柔滴纠正孩子坏习惯